撰文:0xCousin
貨幣政策一直是政治的延伸
在歷史長河中,貨幣從來不是中立工具,從古代帝王私鑄銅錢,到現代國家通過量化寬松操控信用,貨幣一直是政治的延伸。
羅馬帝國的「銀幣到銅幣」
羅馬帝國後期,為了支付龐大的軍費和官僚體係,皇帝們開始逐漸減少銀幣中銀的含量,從 90% 到 70%、50%、30%,最後變成幾乎純銅的「銀幣」。本質是羅馬帝國用貶值的貨幣,向全體人民徵稅,也是古代通貨膨脹的雛形。
漢武帝的「白金三品」
漢武帝對匈奴連年用兵,導致國庫空虛。國家財政失衡,朝廷試圖通過改變「貨幣形態」,推行「白金三品」(黃金、白銀、龜貝鑄幣),試圖繞過傳統銅幣鑄造體係,為戰爭融資,試圖通過貨幣創新來擴充財政。結果因市場不接受,反而引發通貨混亂。
納粹德國的「默福制度」
1933 年納粹上台,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後的財政枷鎖,納粹德國創設了「默福券」,通過這套貨幣係統,納粹德國隱藏財政赤字、繞開國際監管,政府通過默福券制造了巨額國債,老百姓、企業承擔了這個「虛假繁榮」的金融風險。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古今中外,王朝更替,除了戰爭層面的輸贏,隱藏在其中的還有財政脈絡。「財政赤字——貨幣貶值——政權崩潰」鏈條式的演變脈絡總是一再上演。
三權分立的美國
帝國的衰敗,往往從財政失控開始。因為以往的帝國,政府同時掌握了「印鈔」、「花錢」、「監管」等所有權力。美國建國初期,試圖改變這種狀況。美國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立法權(國會)、行政權(總統)、司法權(聯邦法院 )三大權力相互獨立制衡。
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面,也有體現「功能性的三權分立」。美國國會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貨幣發行權,1913 年通過《聯邦儲備法》,成立了美聯儲,選擇將鑄幣權交給美聯儲。財政政策由國會控制,「花多少錢、怎麼花」由國會說了算,政府部門負責執行花錢;貨幣政策由美聯儲控制,「印多少錢、如何調控」由美聯儲說了算,不受總統控制。
自此,美國政府(財政部)掌握國債發行權,美聯儲掌握貨幣發行權。財政政策由美國財政部主導,主要内容是徵稅、發債、花錢;貨幣政策由美聯儲主導,通過調整利率、買賣國債、量化寬松等方式宏觀調控經濟。二者獨立,但時有配合,以此機制,防止美元濫發,確保美元的價值。
這套機制基本實現了建國者的理想:財政歸政府,貨幣歸聯儲,互相制衡,防止「政府挾貨幣以圖濫權」。
逐漸失控的美國財政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成為唯一戰勝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佈雷頓森林體係和石油美元結算機制,相繼幫助美元確立全球儲備貨幣地位。
1945-1971 年,金本位制度鉗制了美國財政,因為要錨定黃金儲備,政府開支受限,財政還算比較節制;
1971 年後,佈雷頓森林體係結束,美元不再錨定黃金,美國財政赤字不再有實質性約束,開啓了「財政-貨幣共謀」時代——政府發債花錢,美聯儲印錢買國債。
美國開始靠「發債—印鈔—全球接盤」循環運行財政赤字。美國財政擴張至今,國債規模已超 36 萬億美元,年均赤字超 1.5 萬億美元,國債利息開支就超過 1 萬億美元,是聯邦預算最大單項之一。
美國財政漸有失控趨勢,陷入了四大困境:
第一,債務依賴症:財政只能靠發新債滾舊債,如果利率不降,可能會惡化;
第二,政治妥協症:兩黨都很難減支出,民主黨要福利,共和黨要減稅;
第三,聯儲買單慣性:雖然美聯儲表面獨立,但以往每當危機,美聯儲總會印錢救財政;
第四,全球去美元化沖擊:越來越多國家選擇儲備黃金、多元外匯,導致美國債務再融資壓力上升。
這四大困境下的美國,政府對美聯儲釋放流動性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特朗普連番發推文要求降息,但美聯儲仍在堅守「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特朗普的新招:鏈上曲綫鑄幣
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動美元穩定幣法案。不論是"Stable Act"還是「Genius Act」都允許基於美國國債發行美元穩定幣。
美元穩定幣法案若獲得通過,相當於美國政府獲得了「曲綫鑄幣權」。美元穩定幣曲綫鑄幣權的邏輯如下:
1、美國財政部有權發行國債;
2、以國債為抵押發行美元穩定幣;
3、美元穩定幣再兌換為美元,倒逼美聯儲貨幣政策。
美國政府可通過「國債——美元穩定幣——美元」的路徑,變相奪取數字美元鑄幣權,幹預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獨立性。
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成為美國政府對美聯儲的一場「圍獵」。
特朗普在多次演講中表示,會放棄 CBDC(央行數字貨幣),會支持美元穩定幣。很多人沒搞明白這兩者有什麼區別:CBDC 是由中央銀行(美聯儲)發行,說白了鑄幣權仍然由美聯儲掌握;而美元穩定幣允許商業公司、銀行等主體發行,但底層抵押資産是美債,美債是由美國財政部發行。因此,CBDC 強化美聯儲的權限,美元穩定幣則強化了財政部的權限。
從特朗普政府的這套騷操作來看,是有「奪取鑄幣權」嫌疑的。
題外話。實際上美國財政部本來也可以鑄幣,美國的鑄幣權被分成兩部分:美元紙幣由美聯儲發行,美元硬幣由財政部下屬「造幣局」發行。以前就有人提出,財政部可以鑄造幾枚面額 1 萬億美元的鉑金硬幣,存入美聯儲賬戶,直接用來還債或支付支出。這是早期的奪取鑄幣權思路。白宮否決了這類想法,因為這會引發市場對美元信用的擔憂。
更多延伸的疑問,且看 ChatGPT 的回答:
1、美國政府真的會奪取鑄幣權嗎?
ChatGPT 回答:不是「是否會」,而是「正在進行中」。憲法中許可,國會本來就有鑄幣權;政治有意願,特朗普公開反對 CBDC,支持美元穩定幣;財政有需求,赤字持續、高息難承;落地有方案,抵押國債鑄造鏈上穩定幣;法律有依據,穩定幣法案正在推進。所以,關鍵在於——政府能否通過鏈上貨幣機制,讓這場「軟性政變」合法化、制度化,並獲得全球市場的承認。
2、會不會造成美元不穩定?
ChatGPT 回答:短期内不會,穩定幣錨定國債和商業銀行存款,美聯儲仍掌控利率錨;中長期或會動搖美元信用結構,尤其當財政部越過聯儲、持續擴張鏈上美元時,美元的價值錨就不再單一靠聯儲控制。若未來引入比特幣、黃金等資産作為穩定幣儲備錨定物,將會是「新佈雷頓森林體係」的雛形。
内容來源:TECHU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