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在跨境支付和日常交易中的應用正逐步走向主流,”加拿大央行副行長羅恩·莫羅在9月的公開講話中坦言,"但我們各省監管碎片化問題嚴重,可能影響金融穩定與創新效率。"他呼籲加快制定清晰法規,確保加拿大不在支付係統現代化進程中落後。
兩個月後,這一呼籲得到了實質性回應。根據新浪財經11月5日報道,加拿大政府宣佈將在2025年聯邦預算中推出針對法幣錨定型穩定幣的監管框架,成為七國集團中率先建立穩定幣全面監管體係的國家之一。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數字資産託管機構Tetra Trust在獲得監管部門批準後,正積極籌備發行與加元1:1掛鈎的受監管穩定幣,這一舉措獲得了包括Shopify在内的多家加拿大本土科技與金融巨頭的支持。
在Real World Asset(RWA)代幣化的全球競賽中,加拿大正構建一個多層次、分領域的監管框架,在保障金融穩定與投資者保護的前提下,為RWA創新提供有序發展空間。

這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和穩健金融體係的北美國家,既不盲目追隨美國的強勢監管模式,也不同於離岸金融中心的寬松政策,而是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漸進式發展道路。
一、監管框架:雙軌制下的協同治理
加拿大RWA監管環境呈現出典型的聯邦與省級權力分配特徵。2025年預算案標誌著加拿大數字資産監管的重大轉折,政府宣佈建立全國性框架來規範法幣支持的穩定幣,將其納入加拿大銀行的監管範圍。這一舉措使加拿大成為北美第二個明確出台穩定幣監管框架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聯邦層面採用分類監管模式,加拿大證券管理局(CSA)對符合"投資合同"定義的代幣化資産認定為證券型代幣,適用傳統證券法框架。與此同時,金融機構監管辦公室(OSFI)從審慎監管角度出發,發佈了加密資産暴露披露指南,要求受監管銀行從2026年第一季度開始公開披露加密資産風險敞口。
省級監管層面展現出更多靈活性。安大略省、阿爾伯塔省等經濟發達省份推出了區塊鏈沙盒機制,允許企業在受控環境中測試資産代幣化方案。這種央地分權的監管結構既保證了全國政策的基本一致,又為區域創新提供了試驗空間。
與美國各州為戰的分散監管相比,加拿大的協同治理模式在保持監管一致性與鼓勵地方創新之間取得了更好平衡。而與歐盟全面統一的監管框架相比,加拿大模式又顯得更為靈活務實。
二、穩定幣新規:構建RWA支付基礎設施
加拿大穩定幣監管框架的建立,為RWA生態係統發展提供了關鍵支付基礎設施。新立法要求穩定幣發行機構維持充足的準備金,並制定明確的贖回政策,增強市場信心。
這一監管框架明確將穩定幣視為支付工具而非證券,與美國的"Genius Act"監管思路相呼應。加拿大對穩定幣發行機構實施嚴格的準備金審計要求,確保每一枚流通穩定幣都有相應法幣支持。同時,框架還納入了國家安全和數據保護標準,體現了對金融主權與數據安全的重視。

與新加坡的穩定幣監管框架相比,加拿大更加注重金融機構的參與門檻,而對零售投資者的保護措施則相對寬松。這種差異反映了加拿大希望吸引機構資金而非鼓勵散戶投機的政策導向。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框架對銀行參與穩定幣活動的具體規則仍不明確,聯邦與省級證券監管者在穩定幣監管上的權責邊界也有待厘清。這些制度空白為市場參與者帶來一定不確定性,但也為後續政策優化留下了空間。
三、市場實踐:本土穩定幣的差異化競爭
在監管框架逐步明晰的背景下,加拿大本土穩定幣市場呈現出差異化競爭態勢。Tetra Trust作為首家獲準運營的合格託管機構,其穩定幣項目獲得了包括Shopify、Wealthsimple在内的本土科技與金融巨頭支持。該項目計劃將穩定幣應用於電商結算和跨境支付場景,目前已進入技術測試階段。
Canada Stablecorp則選擇了不同的發展路徑。該公司推出的QCAD穩定幣主要面向企業級用戶,通過與Valour、Stillman Digital等機構合作,開發與QCAD集成的機構級産品。值得注意的是,Canada Stablecorp還與量子計算公司BTQ合作,開發抗量子攻擊的安全技術,這反映了加拿大在金融安全技術方面的前瞻性佈局。
從市場接受度看,加拿大本土穩定幣面臨來自USDC、USDT等國際穩定幣的激烈競爭。但本土項目在監管合規、數據主權和本地生態整合方面具有獨特優勢。Tetra Trust首席執行官Didier Lavallée表示:"我們的目標不是簡單地復制國際穩定幣模型,而是構建符合加拿大國情和監管要求的本土解決方案。"
與瑞士的穩定幣項目相比,加拿大企業更加注重與傳統金融體係的融合;而與香港的穩定幣試點相比,加拿大項目在跨境支付應用方面更為謹慎,更聚焦於本土市場需求。
四、傳統金融機構:審慎背後的風險考量
加拿大傳統金融機構對RWA領域保持審慎態度,這一立場背後有著多重風險考量。資本充足率是首要關切,盡管加拿大主要銀行資本充足——如加拿大皇家銀行2025年第一季度CET1比率達13.2%,但銀行管理層對數字資産的風險權重和資本計提要求仍持觀望態度。
流動性風險是另一重要考量。RWA代幣化産品的二級市場流動性尚未得到充分驗證,銀行擔心在市場壓力時期可能無法有效管理相關頭寸。OSFI要求銀行從2026年開始披露加密資産風險敞口,這一規定進一步促使金融機構採取謹慎策略。
操作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區塊鏈技術的復雜性、智能合約的安全性以及私鑰管理等問題,都是傳統金融機構在擁抱RWA過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礙。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母公司TMX集團曾探索建立數字資産交易平台,但最終進展有限,部分原因就在於技術風險和監管不確定性。
與英國和新加坡的銀行相比,加拿大金融機構在數字資産領域的創新步伐相對保守。這種保守態度一方面可能錯失早期市場機會,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避免過度投機帶來的風險,體現了加拿大金融體係一貫的穩健特徵。
五、自然資源代幣化:從理論到實踐的探索
加拿大在自然資源代幣化領域具有天然優勢,相關實踐正從理論探索走向試點應用。阿爾伯塔省的能源企業正在探索將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通過代幣化方式吸引國際資本,其中一個試點項目涉及價值約5000萬加元的天然氣儲量的部分代幣化。
安大略省的礦業公司則關注關鍵礦物資源的代幣化。一家位於多倫多的礦業初創企業計劃通過發行代表鋰礦勘探權的代幣來籌集資金,該項目已進入省級監管沙盒進行測試。這種模式如成功,可為加拿大關鍵礦物開發開辟新的融資渠道。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林業公司也在探索木材資産的代幣化。一家林業企業正與溫哥華的區塊鏈公司合作,開發代表特定林區木材採伐權的數字代幣。該項目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將實物資産的法律權益有效映射至區塊鏈代幣,這需要解決一係列法律和技術問題。
房地産代幣化領域,多倫多和溫哥華的幾個商業地産項目已開始嘗試通過代幣化方式進行部分權益融資。其中溫哥華的一個辦公大樓項目成功通過代幣化募集了約3000萬加元,投資者主要來自亞洲和歐洲。
這些探索面臨共同的監管挑戰,特別是省級證券委員會對代幣背後實際資産法律綁定關係的審查。當涉及跨省交易時,管轄權沖突進一步增加了合規復雜性,這需要聯邦與省級監管機構之間更好的協調。
六、金融科技投資:數字資産成為新熱點
加拿大金融科技領域,特別是數字資産相關企業,正成為資本關注的熱點。根據畢馬威加拿大公司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加拿大金融科技公司共籌集16.2億美元,其中數字資産和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佔據了新增資金的最大份額。
投資流向顯示,資本正從消費級應用向基礎設施類項目轉移。投資者更青睐那些構建基於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和AI驅動金融工具的公司,特別是那些能夠以合規、集成方式擴展的代幣化平台。這種投資趨勢反映了市場對RWA長期發展的信心。
與美國相比,加拿大金融科技投資規模較小,但增長更為穩定。2025年第二季度,加拿大金融科技交易量環比增長15%,而同期美國市場則出現小幅下滑。這一差異部分源於加拿大相對穩定的監管環境,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可預測的政策前景。
Edith Hitt,畢馬威加拿大合夥人指出:"投資者對數字資産的興趣將在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保持強勁,這得益於美國政府的樂觀態度和對加密資産的較輕監管。在加拿大,我們觀察到資本正流向那些能夠將區塊鏈技術與傳統金融資産結合的有前景項目。"
未來投資趨勢顯示,基於AI的智能合約和自動化支付解決方案正成為新的投資熱點。這些技術有望解決RWA代幣化過程中的估值、風險管理和合規挑戰,為大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七、發展前景:機遇、挑戰與全球定位
加拿大RWA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但面臨多重挑戰。從機遇角度看,加拿大健全的法治傳統、成熟的資本市場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RWA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漸進式的監管 approach 既避免了激進改革可能帶來的風險,又為創新保留了空間。
技術挑戰不容忽視。區塊鏈互操作性、智能合約安全性以及隱私保護技術仍需進一步完善,才能滿足金融機構級的應用要求。加拿大在量子安全加密技術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這一優勢可能在未來數字資産安全領域形成技術壁壘。
市場接受度是另一關鍵因素。盡管機構投資者對RWA的興趣日益增長,但大規模應用仍需時日。溫哥華的Dynamite Blockchain公司案例顯示,具有實際效用的數字資産可能獲得市場認可——該公司收購的MOT utility token在不到四個月内上漲超過600%,反映了市場對具有實際應用場景的數字資産的積極反應。
從全球競爭角度看,加拿大有望在自然資源代幣化和機構級數字資産服務領域形成差異化優勢。與新加坡專注於亞洲跨境支付、瑞士側重於私人銀行業務不同,加拿大可以憑借其在能源、礦業和大宗商品領域的傳統優勢,在這些特定細分市場建立領導地位。
監管協調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聯邦與省級監管機構之間更緊密的合作,以及與國際監管框架的協調,將對加拿大RWA生態係統的全球競爭力産生重要影響。
加拿大的RWA發展路徑體現了這個國家一貫的務實主義哲學——既不盲目追逐最新趨勢,也不固守傳統拒絕變革。在聯邦與省級監管機構的協同治理下,在傳統金融機構與新興金融科技企業的共同推動下,加拿大正逐步構建一個兼具創新活力與金融穩定的RWA生態係統。
隨著全球RWA競爭格局的加速形成,加拿大有望憑借其健全的法治傳統、成熟的資本市場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在特定細分領域形成差異化優勢。這種漸進式的發展路徑或許缺乏顛覆性創新的戲劇性效果,但其所構建的穩健基礎,可能正是RWA從概念驗證走向大規模應用最為需要的環境。
未來幾年,隨著穩定幣監管框架的最終落地、金融機構參與規則的明確以及跨境監管合作的深化,加拿大RWA生態係統將迎來真正的考驗。只有那些能夠將技術創新與合規要求有機結合、將全球視野與本土智慧融會貫通的市場參與者,才能在這一新興領域獲得長期成功。
部分資料的文章來源:
·《數字資産基礎設施提供商Tetra Digital Group完成約1000萬美元融資》
·《加拿大政府宣佈將出台穩定幣監管立法》
·《2025 年聯邦預算:渥太華將監管穩定幣,推進加拿大數字美元時代》
作者:梁宇 編審:趙一丹
内容來源:PA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