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播客《加密基本法|「反復橫跳」?從心理學揭秘特朗普的加密時代》的轉文字稿,音頻内容歡迎到小宇宙收聽《加密基本法》。
美國總統特朗普——全球矚目的「危機制造者」,他行事風格特立獨行,又深谙交易的藝術,用關稅戰點燃市場恐慌,在以色列與伊朗的博弈中操控全球注意力,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表象之下,特朗普的行為動機究竟遵循何種商人邏輯?其高度自信甚至自戀的心理模式,如何成為他策略性情緒操控與注意力聚焦的武器?特朗普的「目的導向」哲學,在加密貨幣這個天然充滿風險與機遇的領域找到了絕佳試驗場。特朗普家族對WLFI項目的佈局,以及對穩定幣態度的突然轉向,絕非偶然。背後是敏銳嗅到金融科技的成長紅利,還是為家族加密項目WLFI鋪路?抑或是借穩定幣之名,行鞏固美元霸權之實?
本期播客結合心理學洞見與宏觀研究,深度剖析特朗普「目的導向」的行為密碼,揭開他如何將風險轉化為機遇,並悄然在加密貨幣世界佈下影響深遠的財富與權力棋局。看懂特朗普,或許就看懂了動蕩時代的生存法則。
【目錄】
1. 特朗普的行為密碼
-
「爛尾哲學」:模糊結局的生存策略
-
制造混亂與談判籌碼:特朗普的行為邏輯
2. 伊朗與以色列沖突中的特朗普策略
-
「聲東擊西」:精準打擊與迷惑對手
-
有限行動與利益平衡:遏制核威脅的務實策略
3. 心理學視角下的特朗普
-
外向型人格與自戀特質:遊走於真實與表演之間
-
固定心理模式與靈活策略的結合
4. 特朗普與加密貨幣佈局
-
WLFI項目:政治影響力的加密貨幣化
-
敘事驅動與市場低迷中的新焦點
5. 未來市場預期
-
降息前景:經濟疲軟與政策博弈
-
降息對加密市場的推動作用
6. 穩定幣與特朗普的加密時代
-
穩定幣的「雙刃劍」:效率提升與主權沖突
-
市場熱點與普通投資者的參與機會
7. 斂財與權力的雙重博弈
-
斂財無止境:特朗普的財富與政治佈局
-
規則之内的「不體面」:特立獨行的商業邏輯
【正文】
嘉賓 鐵柱哥
人性洞察者&政策研究員
主播 Jade
5年記者經歷,現Web3 PR&研究員
-
特朗普的行為密碼
Jade:特朗普的行事風格非常獨特,既具爭議性,又帶有商人的精準算盤,被稱為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從心理學角度去看特朗普這個人,你是怎麼看待他這種危機制造者的行為模式呢?這種模式它有沒有持續性,並且他在未來會繼續沿用這種模式嗎?
鐵柱:最近我在推特上發了一篇帖子,簡要總結了對特朗普行為模式的觀察。早在他上台之初,我就做過一個預判,認為他執行的許多政策都具有一個明顯特點——爛尾。不過,我所說的「爛尾」是帶引號的,意味著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失敗或無能,而是一種策略。我將其稱之為「爛尾哲學」。這並不是負面的評價,而是一種中性的定義,旨在分析其行為背後的邏輯。
很多人認為特朗普「反復橫跳」、不完成事情是能力不足或思維混亂的表現,但我不這樣認為。這實際上是他的生存哲學,或者說是一種長期培養的投資和交易哲學。其核心在於通過模糊的承諾與預期,避免失敗的結局。因為只要他不正式結束一件事,就可以聲稱「事情正在推進」,從而規避責任。例如,他總是能夠宣佈自己「贏了」,無論實際結果如何。這種方法讓他在策略上始終保持主動。
舉例來說,無論是修建邊境牆還是其他政策,他都通過延遲或阻撓,避免事情走向明確的結果。如果一件事沒有完成,他可以把責任推給外界,說「別人阻撓我」。例如,在當前的通脹問題上,他將責任全部甩鍋給拜登。這種行為並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一種策略性的選擇。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特朗普的「兩周哲學」。他經常用「再等兩周」作為政治宣言,將許多承諾無限期延遲。這種行為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種高明的情緒操控策略。正如在金融市場中,穩定且一成不變的市場往往令人厭倦,而充滿波動和不確定性的市場反而更具吸引力。特朗普通過制造混亂和模糊預期,重新聚焦人們的注意力。由於人類對負面信息更為敏感,他的這一策略能夠有效吸引公眾關注。
特朗普的「爛尾哲學」不僅僅是一種情緒操控手段,還是他進行談判的重要武器。他的反復無常和不確定性正是其談判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他自己坦承的那樣,這是一種談判手法——不讓對手明確他的真實意圖和目標,從而讓對方陷入被動。例如,在中美貿易談判中,他的態度時好時壞,讓對手無法準確預測其動機。這種模糊性迫使對方不得不採取防禦性措施,甚至主動讓步。對於特朗普來說,不確定性就是他的談判籌碼。
總結來說,特朗普的「爛尾哲學」並非簡單的能力問題,而是一種精心設計的策略。這種策略通過模糊結局、制造混亂和操控注意力,使他在談判和政治博弈中佔據主動。這不僅是他的生存哲學,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政策執行和政治風格。
Jade:特朗普的行為模式一直引發爭議,其中的核心問題是:在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他策略的情況下,他是否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進而調整策略?對此,分析可以從目的導向和心理模式兩個層面展開。
鐵柱
特朗普的行為模式本質上是高度目的導向的。他的每一次表態、每一項政策、甚至每一個模糊的動作,背後都有一個清晰的目標。無論是支持還是打壓某個領域,只要能服務於他的目標,他都可以迅速切換自己的立場。例如,他曾公開批評加密貨幣是「騙局」,但後來又表現出支持,甚至利用這種態度變化為自己爭取利益。在他看來,立場和意識形態並非不可變的原則,而是一種可以隨時調整的工具。
這種高度目的導向的行為模式使得特朗普在面對復雜局面時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例如,當對手猜中了他的某些意圖並準備相應對策時,他完全可能反過來調整策略,採取新的方法進行反擊。只要目標未變,他的手段和形式都可以隨時變化。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特朗普的行為模式在未來很難發生根本性變化。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心理模式在幼年階段變化較多,但進入老年階段後,其世界觀、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基本固定,難以被扭轉。0到6歲這一兒童時期通常被劃分為多個心理成長階段,但60歲之後,人類的心理特徵就被歸為一個單一階段。這表明,年長者的行為和心理傾向具有極強的穩定性。
對於特朗普而言,他的行為模式已經深深植根於他的心理結構中。無論是過去的投資哲學還是政治策略,他的每一個決策都體現了這一模式的穩定性。因此,無論未來面對什麼樣的局面,他的策略本質仍會延續。
盡管特朗普的行為模式本質上不會發生變化,但他的策略形式可能會有所演變。他可能不再局限於某些具體的拖延策略或模糊承諾,而是以新的方式實現同樣的目標。例如,在某些領域,他可能採取類似以色列戰爭那樣的左右迂回策略,從而達到目的。這種千變萬化的策略形式正是他「爛尾哲學」或「華爾街式tackle策略」的重要特徵。
特朗普的這種靈活性使得他在不同場景中都能保持主動權。他的策略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但始終圍繞著明確的目標展開。這種靈活多樣的手段讓他即使面對越來越多熟悉他套路的對手,依然能夠在博弈中佔據上風。
正如有人指出的,特朗普的行為模式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他沒有固定的立場。這種「無立場」並不是糊塗或混亂,而是他高度目的導向的表現。他可以隨時支持或反對某一政策,只要這樣做有助於他的目標。例如,他曾反對加密貨幣,稱其為「騙局」,但後來又支持它,甚至讓加密行業從中受益。這種靈活性不僅體現了他的策略智慧,也為某些領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利好。
-
伊朗與以色列沖突中的特朗普策略
Jade:伊朗與以色列的沖突再次升級,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相關言行,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他的決策方式、策略選擇,以及對中東局勢的影響,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尤其是在美軍精準打擊伊朗三處核設施的行動中,特朗普的表現再次展現了他的獨特風格。在伊朗和以色列的沖突中,你覺得特朗普的決策方向會往哪個方向去發展?整個事件他會往哪個方向去發展呢?
鐵柱:
從整體來看,我的結論是,這次事件如果從市場價格的角度分析,比如比特幣等資産的表現,並沒有出現特別大的下跌,因此市場反應相對平穩。其次,從行動結果來看,特朗普此次的主要舉措是摧毀了伊朗的三個核設施。這一行動通過B-2轟炸機完成,而以色列因缺乏重型鑽地導彈能力,依靠美國的軍事支持。這次精準轟炸表面上看似是一種戰爭行為、一種直接下場幹預的邏輯表現。
但是,如果從理性角度分析,我們必須為特朗普說一句,他並沒有將此事擴大化。以美國的實力,他完全有能力讓局勢變得更加混亂或升級,但他沒有這麼做。這並非因為他不能,而是他選擇了克制,這其中顯然有其原因所在。從特朗普的行為模式來看,他並不是一個戰爭狂人,也並不一定想主動挑起戰爭。但在維護利益方面,他的執行力毋庸置疑。這讓我想起我之前寫過的一篇分析文章,其中提到特朗普的特點,比如他的電視節目《我是學徒》。通過這個節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執行能力極強的人。雖然他常常「打嘴炮」,說一些看似不靠譜的話,但他確實是一個精力充沛且執行力很強的人。在面對利益時,他表現出極大的彈性,同時又能始終維護自己的利益。
至於以色列和伊朗,其實雙方很難真正爆發大規模沖突。首先,伊朗並沒有核武器,盡管我沒有確切的證據,但從各方面消息來看,伊朗擁有核武器的可能性很低。然而,這次打擊的原因在於伊朗的核能力正在不斷提升。無論是從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還是以色列對地區主導權的維護來看,他們都無法容忍伊朗成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伊朗作為一個宗教神權國家,其特殊性在於其高度集權的發動戰爭能力。一旦這種能力結合核武器,其後果將十分危險。
我個人認為,一個宗教神權國家擁有核武器並不是什麼好事。這種國家的決策往往缺乏理性,其行為充滿不確定性。宗教神權國家的體制下,人們被洗腦,缺乏理性思維和可控性。因此,從理性的角度出發,我並不認同這樣的國家擁有核武器。戰爭的殘酷性和對伊朗的非人道主義打擊固然值得反思,但從更高層次的理性分析來看,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採取打擊行動的原因正是基於這一點。伊朗核能力的崛起構成了對中東地區乃至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脅,而這也是美國和以色列採取行動的核心動因。
伊朗和以色列之所以無法爆發大規模沖突,核心原因在於伊朗缺乏足夠的反擊能力。伊朗在軍事上處於絕對劣勢,幾乎被「摁在地上蹂躏」。此前沖突剛開始時,伊朗的多名高官便被精準清除,這表明美以的情報工作極其充分,針對性打擊能力極強,甚至連伊朗的司令官和重要頭目都被迅速「端掉」。這場精準打擊充分展示了美以聯手的高效性。
另一方面,以色列也沒有意圖將沖突擴大化,且實際上他們也沒有能力做到。兩國之間並無直接領土接壤,戰爭難以進入地面戰階段。通常,戰爭一旦進入地面部隊的接觸階段,往往意味著沖突進入全面升級的深水區。然而由於地理限制,伊朗和以色列的沖突更多局限於導彈和火箭彈的遠程攻擊。盡管伊朗可能會採取一些報復行動,但其能力基本止步於發射更多火箭彈或導彈,這種報復形式難以真正改變局勢。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這場事件中的表現再次展現了他的策略性操作。此前他在推特上宣稱「兩周後解決問題」,甚至表示要去打高爾夫,似乎並未優先考慮這一事件。然而,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美國密歇根軍事基地的6架B-2轟炸機中,部分飛往了日本關島。人們普遍猜測此次轟炸行動可能是從關島起飛。然而,美國官員後來披露,轟炸機實際上是從美國本土直接飛往伊朗,執行了長達37小時的飛行任務。雖然這一飛行時間本身存在爭議(因為正常情況下只需十幾個小時即可到達),但這一披露仍然透露出關鍵信息:在特朗普宣佈「兩周後解決問題」的同時,他實際上已經下令展開行動。
如果這一信息屬實,說明特朗普在「打高爾夫」和「推遲行動」的表象背後,早已部署了周密計劃。他通過釋放「煙霧彈」,迷惑外界和伊朗方面,為軍事行動爭取了時間。之所以選擇37小時的長時間飛行,很可能是出於隱蔽性的考慮,避免轟炸機被監測到。因此,轟炸機可能採取繞遠路的方式,以確保行動的隱秘性。這種「聲東擊西」的策略堪稱經典,類似於孫子兵法中的「暗度陳倉」,讓對手措手不及。
在轟炸行動結束後,特朗普迅速召開全國電視發佈會,表明這些行動早已籌劃妥當,而非臨時決定。這種精心策劃再次印證了特朗普極具策略性的行為方式。盡管外界可能批評他的「打嘴炮」行為,但對特朗普而言,這些並不重要。他的核心邏輯是,只要能夠達成目標,如何被評價並不值得在意。在以色列與伊朗沖突的處理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特朗普的一大特點:一切都是策略和手段,為了結果可以忽略過程中的指責或罵名。
從整體上看,這次事件是特朗普克制化的策略選擇,他並未試圖將局勢擴大化,而是以精準打擊的方式實現了有限目標。這不僅避免了沖突升級,也再次展現了他的務實與靈活性。對於特朗普來說,結果才是唯一重要的指標,而外界的評價始終是次要的。
Jade:如果真的要將沖突擴大化,今天的打法就不會是這樣的。美軍直接摧毀了伊朗的核設施,而在行動之前,伊朗似乎已經得到了部分消息,將一些物資提前轉移了。從某種「陰謀論」的角度來看,這是否是一種「心照不宣」的行動?或許雙方内部都有默契,推動事件向這個方向發展。實際上,伊朗國内對哈梅内伊政權的反對聲音一直不少,國内反對派的力量也不容忽視。
從長遠來看,我並不認為這件事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雖然有些人持這種觀點,但我認為不太可能發生。原因很簡單,伊朗既沒有這樣的能力,也缺乏足夠的實力將局勢升級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程度。
-
心理學視角下的特朗普
Jade:在討論特朗普的性格時,一個有趣的話題是他的MBTI(邁爾斯-佈裡格斯性格類型指標)類型。這套性格測試係統通過對人的性格特質進行分類,提供了一個分析其行為方式的框架。那麼,特朗普的MBTI類型可能是什麼呢?
鐵柱:
有人猜測,他很可能是一個外向型人格,比如ENTP(外向、直覺、思維、知覺)或ESTP(外向、感知、思維、知覺)。這些類型通常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充沛的能量以及靈活的應對能力,這些特點與特朗普的個性似乎非常契合。
特朗普的性格分析中,另一個常被提及的話題是他的「自戀型人格」。在他的第一任期期間,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他表現出典型的自戀型人格特質。他的粉絲們對此提出了反駁,但也有不少人支持這一觀點。
這種爭議的核心在於特朗普的行為方式。他的表現常常介於真實與表演之間,讓人難以分辨。他的自信似乎無懈可擊,甚至到了讓人懷疑的程度:這究竟是發自内心的自信,還是一種刻意的表演?
心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一個人長期「表演」某種性格時,這種表演可能會逐漸内化,成為其人格的一部分。對於特朗普來說,他的表現或許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他的行為方式和習慣,可能已經無法簡單地用「真實」或「表演」來定義。
這也正是特朗普性格引人注目的原因之一。他的表現遊走於真實與虛構之間,給人一種「無縫切換」的感覺。他似乎可以在不同場合中自由調整自己的角色,既能展現出強硬的一面,也能在需要時表現出靈活和機智。
-
特朗普與加密貨幣佈局
Jade:特朗普家族近年來在加密貨幣生態中的佈局逐漸引發了廣泛關注,尤其是他們推出的項目 Word Liberty Financial Initiative(WLFI)。這是一個運行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項目,由特朗普的兩個小兒子負責運營,並得到了整個特朗普家族的全力支持。WLFI的代幣在某些交易所的盤前交易中竟然出現了幾百倍的增長。這一現象不僅使整個市場為之側目,也讓許多此前對項目持觀望態度的人感到意外。作為一個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DeFi項目,WLFI為何能夠吸引如此大的市場關注?其未來的走勢又將如何?
鐵柱:
當時我們看到這個項目在募資時,其實是比較猶豫的,因為這個項目本身帶有很強的政治化色彩。它將政治與DeFi結合在一起,顯得非常特殊。當時募資也沒有完全達到預期,顯得比較冷清。然而,最近有消息稱他們即將發幣,市場也開始迅速熱絡起來。唱多的聲音越來越多,甚至在某些交易所的盤前交易中,該項目的代幣漲了幾百倍,這件事著實讓我感到震驚。因此,我也很想聽聽鐵柱哥對這個帶有政治化色彩的DeFi項目的未來走勢的看法,以及它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市場關注。
首先,我們需要承認兩點。無論如何看待特朗普這個人,他在上台前提出的加密政策正在逐步落地。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其次,在當前的合規化進程中,無論是穩定幣還是其他相關政策,美國依然是加密行業的中心。美國的敘事依然主導著整個行業的發展,這是我們討論這個項目的兩個大前提。回到WLFI項目本身,可以發現它的崛起與特朗普上台密不可分。特朗普上台後推出了一係列政策,對行業産生了深遠影響。雖然當時整個加密行業處於低迷期,但這個項目卻逐漸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
總結起來,這個項目的成功可以歸結為幾個關鍵點。首先,它的背後有強大的政治影響力,這種影響力遠超市場預期。以「川普幣」為例,最初大家根本無法想象一位總統會親自參與推出加密貨幣項目,更離譜的是,特朗普不僅公開承認了這一點,還為此舉辦了一場晚宴,邀請了眾多重量級人物參與。這一係列動作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如果特朗普都參與了這樣的項目,那麼其他相關項目是否也有巨大的價值挖掘空間?尤其是WLFI項目,由特朗普的兒子Eric Trump主導運營,更加深了這一預期。
其次,從宏觀層面看,WLFI項目的崛起反映了加密行業當前的現實:整個行業正處於一種「半死不活」的狀態。無論是Meme幣還是山寨幣,除了比特幣「一騎絕塵」外,其他項目幾乎沒有炒作空間。這背後的原因在於兩個方面:一是整個山寨幣行情依賴於流動性的溢出,而去年那波行情更多是情緒推動,缺乏流動性的本質性改善,因此很快觸及上限;二是全球經濟基本面疲軟,無論是美國、中國還是歐洲,經濟都處於疲軟狀態。這種環境下,投資者的信心不足,資金更傾向於流向頭部資産或敘事明確的標的。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上台後的一係列動作,包括穩定幣政策和美國敘事的主導地位,使得WLFI成為少數能夠脫穎而出的項目。
此外,WLFI項目的成功還得益於其獨特的敘事和權力加持。在當前市場中,敘事驅動仍是加密行業的核心邏輯,而WLFI背後有特朗普及其政治資源的支持,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例如,像USD One這樣的項目,本身可能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技術或創新,但由於背靠特朗普的資源,其價值不容忽視。這也再次說明,無論如何,美國在加密行業中的話語權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在流動性有限的情況下,資金會優先流向那些具有強烈敘事和高影響力的項目,而WLFI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更重要的是,WLFI項目還具備一種隱秘的功能,可以被視為一種「政治獻金」的輸送通道。以「川普幣」晚宴為例,參與者並非單純為了投資獲利,而是希望通過購買「川普幣」或參與WLFI項目,與特朗普及其政治資源建立聯係。這種政治影響力的變現正是項目吸引資金的重要原因。無論是為了搭上特朗普的關係,還是為了在未來的政策制定中獲得更多資源,參與者對項目的熱情都遠超普通投資邏輯。
綜上所述,WLFI項目的成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政治影響力、流動性驅動、敘事效應以及特朗普上台後的一係列政策。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使得WLFI成為當前市場的焦點。它不僅是一個加密項目,更是政治與金融結合的産物,展現了加密行業在新形勢下的演變路徑。
-
未來市場預期
Jade:另外,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對當前的市場表現感到消極。他們認為,山寨幣的輝煌時代可能再也不會回來了。而對於加密行業的敘事(narrative),大家也在討論什麼時候才能出現新的創新。或許,我們真的需要等待降息或者大規模流動性釋放後,才有可能看到市場迎來新的變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個人也很想請鐵柱哥預測一下,降息的好消息大概會在什麼時候到來?這或許是我們重新點燃對加密行業信心的一個關鍵節點。
鐵柱:
最樂觀的預期是降息可能會在九月份到來,而悲觀一點的情況可能會延遲到十二月份。在這期間,我認為降息幅度可能在1到2次之間,每次25個基點。這種推測基於上一次議息會議的情況,當時整體的基調偏向「鷹派」。原因在於關稅沖擊目前尚未反映在通脹數據中,而鮑威爾在發言中也提到勞動力市場仍然大致平衡。這些言論表明,鮑威爾的講話可能早在上個月就已經準備好了。
從邏輯上看,鮑威爾作為美聯儲主席,並不願意在經濟周期的末期背負通脹失控的罵名。畢竟,如果經濟已經走到這一步,而通脹突然失控,那就會讓他成為歷史的「千古罪人」。這對他來說毫無意義,也沒有任何好處。同時,他也不希望經濟陷入崩潰,更不願徹底得罪特朗普以及白宮和華盛頓。因此,他的發言通常會選擇模棱兩可、中性偏「鷹」的措辭,讓外界可以適當解讀。這樣既能抑制通脹,又避免直接承認經濟可能會惡化。
但這並不意味著鮑威爾沒有看到經濟疲軟甚至惡化的迹象。他一定意識到了經濟的脆弱性,只不過他不會公開承認。一旦他明確表示經濟正在惡化,就必須推動降息,而降息可能引發通脹反噬,這顯然是他不願看到的。因此,他的策略非常明確:只有當經濟問題嚴重到無法忽視,超越通脹本身帶來的風險時,他才會降息。也就是說,鮑威爾的邏輯很簡單——經濟崩潰了就降息,否則絕不輕易行動。
那麼,美國經濟是否會「崩」?根據我的長期觀察,大概率可以說,美國經濟正在走向疲軟,甚至可能進入淺衰退的狀態。盡管去年一直有「美國例外」的論調,但我對此持存疑態度。因為沒有任何經濟體或資産可以永遠增長而不下跌,這不符合基本經濟規律。美國也無法違背這一「物理法則」。
最近我們看到,美國的「軟數據」和「硬數據」出現了割裂。人民的體感經濟狀況非常糟糕,但統計數據卻顯示出良好的表現。這種矛盾說明很多問題還沒有完全顯現。我認為,美國經濟仍在下行,但尚未達到讓鮑威爾有足夠理由或立場推動降息的地步。他依然不想承擔降息可能帶來的罵名。
因此,三季度將成為關鍵。如果通脹繼續上升,而勞動力市場開始惡化,降息就會變得不可避免。如果拖到四季度,經濟可能會因通脹沖擊進一步疲軟。與此同時,特朗普的持續施壓和公開喊話也會增加降息的可能性。因此,我對降息的預期持謹慎樂觀態度。
從加密貨幣市場的角度來看,對降息的樂觀預期同樣適用。降息將為加密資産創造更多流動性,也可能推動市場迎來新的高點。至少在今年年底前,我們仍可以期待加密市場有更多的上升空間。
-
穩定幣與特朗普的加密時代
Jade:穩定幣作為連接加密世界與傳統金融的重要橋梁,其發展與美國的政策緊密相連。而特朗普的加密時代,是否真正會推動加密生態的創新與發展,還是僅僅將其作為數字化美元的工具,用以鞏固美國在全球金融體係中的主導地位,這是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圍繞特朗普加密時代的影響,以及其背後更深層次的政治和經濟意圖,展開進一步的探討。
鐵柱:
談到霸權,這個話題最近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引發了廣泛討論,尤其是在當前行情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無疑是穩定幣。從Circle的持續上漲,到香港穩定幣制度的推出,都引發了諸多關注。自從香港和美國相繼推出相關穩定幣政策後,我接到了十幾個電話,幾乎所有人都在問:「我們能不能在香港發穩定幣?該怎麼操作?」顯然,這是一場時代的機遇。然而,每次聽到這樣的詢問,我都會感到愕然。穩定幣看似是一種劃時代的創新,但從研究的角度來看,我甚至認為它更像是一種「制度的倒退」。
當然,這種「倒退」是帶引號的。穩定幣被視為一種貨幣,但它並非當前信用制度下的貨幣形式,而是更接近於金本位時代的貨幣,因為它通常要求百分之百的資産儲備。而現代貨幣體係基於準備金制度,法幣本質上是一種負債。例如,美國發行的每一美元都是一種負債,中國的人民幣和歐洲的歐元也都如此。然而,穩定幣是一種資産,它解決的是美元在流通過程中的效率問題。可以將穩定幣比作一輛高效運行的「美元車」,加了「氮氣加速器」後,能夠讓交易速度更快,結算效率更高。
盡管穩定幣在技術上沒有門檻,進入門檻也不高,例如香港的資本要求僅為2500萬港元,這對大機構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但真正的挑戰在於:進入之後該怎麼辦?你打算如何運營?尤其是在現階段,大多數掛鈎法幣的穩定幣(99%以上)都與美元掛鈎。這種模式可能會直接沖擊許多非美元國家的外匯係統,特別是那些沒有外匯管制的國家。對於這些國家而言,穩定幣等同於美元的等價物,其普及可能會帶來嚴重影響。例如,中東或其他受美國制裁的國家,使用穩定幣就等同於繞過限制直接使用美元。
穩定幣的這種特性不僅對商業帶來了沖擊,更關乎貨幣主權之間的博弈。這場博弈中,美元的霸權地位是核心問題。從微觀層面看,目前申請在香港發行穩定幣的機構據統計已超過100家,許多人都在探索如何進入這一領域。然而,發行穩定幣之後,是否有應用場景和通道支持其發展?如果缺乏實際應用,這些努力可能毫無意義。即使像PYUSD這樣的穩定幣,也未能快速增長,其規模至今仍然有限。
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穩定幣顯然是延續美元霸權的重要工具。這不僅僅是為了幫助美國處理債務問題,盡管穩定幣的底層資産是短期美債。短期美債一向不愁銷路,真正難賣的是中長期美債(如五年、七年、十年或三十年)。因此,穩定幣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債務壓力,但它的核心目標是提升美元的流通效率,進一步維護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
對於普通人來說,穩定幣的參與機會可能更集中在應用場景上。當前的穩定幣市場仍未定局,合規與不合規的競爭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比如,泰達(Tether)目前的市佔率最高,但依然存在合規問題,而USDC則是目前唯一合規的主要穩定幣。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市場會被USDC完全壟斷。像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這樣的巨頭,憑借其支付結算網絡和巨大的應用場景,隨時可能進入市場並改變競爭格局。
穩定幣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鏈上的投機與炒作,另一個是現實世界中的支付結算。這兩個方向對普通人來說都有一定的參與機會。例如,特朗普家族推出的 USD One 已經成為市場熱點,許多人通過與它關聯的項目實現了短期獲利。同樣,在支付結算領域,未來可能會湧現大量創業項目。無論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創新,還是現實世界的支付解決方案,都將為穩定幣賽道注入新的活力。
總的來說,穩定幣賽道仍然充滿機遇。當前的競爭格局尚未最終確定,新的玩法和模式還會不斷湧現。對於這一領域,無論是普通投資者還是機構參與者,都需要保持高度關注,以抓住未來可能出現的機會。
合規穩定幣甚至不合規的「變形」穩定幣,其實都存在一定的機會。比如,一些不合規的穩定幣難道完全沒有機會嗎?我認為還是有的。很多人發行的穩定幣往往需要進行變形或改造,因為如果它們不合規,就無法被稱為「穩定幣」。或許可以將其定義為一種金融衍生品,例如USDE,它自稱是穩定幣,但實際上並不合規。那麼未來類似這樣的項目將如何發展?這種類型的穩定幣也會因為市場利率等問題對市場産生一定沖擊。
因此,我認為我們需要關注幾個主要領域。首先是關於「變形」穩定幣賽道的發展,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其次是支付和結算領域的應用,這一領域或許會跑出一些新項目。此外,新進入市場的穩定幣玩家也值得關注,他們帶來的場内機會或參與機會可能會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至少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内,穩定幣仍然是這個市場的熱點主題。只要它是熱點,只要有資金湧入,我們就應該密切關注。對於散戶而言,賺錢的機會往往出現在熱錢聚集的地方。如果沒有熱錢湧入,市場也不會有足夠的波動性讓人獲利。因此,我們的策略應該是抓住市場風格的變化,緊跟熱點資金的流向,尋找投資機會。
-
斂財與權力的雙重博弈
Jade:雖然鐵柱哥講了很多,我對他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但我還是會有一些質疑,他對crypto本身的了解程度到底有多少?他到底有沒有辦法真的深入參與加密世界生態的一些具體賽道呢?你覺得這個機會如何,或者你有沒有什麼相反的觀點?
鐵柱:
關於特朗普是否以個人斂財為目的,我部分認同這種觀點,但還需要補充一點:他的目標不僅僅是斂財,更重要的是確保像萬斯等支持他的這一批人,在四年後能夠穩固地佔據下一任的關鍵位置。如果我們假設一個場景:共和黨在四年後甚至中期選舉中失利,丟掉了參議院或眾議院的多數席位,那麼特朗普很可能再次面臨第一任期時的困境——無盡的民主黨反撲甚至是訴訟。這是他絕對不想看到的。因此,他必然會盡全力斂財,為未來的政治佈局積累資源。也正因如此,我們看到他通過各種手段「咣咣咣」地瘋狂撈錢。雖然這種行為從我們的視角看非常不體面,但從特朗普的視角來看,體面並不重要,只要能賺錢,這就達到了他的核心目的。
至於他未來是否還會繼續參與到加密行業,甚至推動相關發展,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在穩定幣領域,我判斷他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動作。如果我們假設未來美國降息,或推出更多合規政策,那麼其中必然隱藏著巨大的賺錢機會。對於特朗普來說,只要有賺錢的機會,他就不會錯過。這種對商業和財富高度敏感的性格決定了他會繼續利用加密行業的各種套利機會,無論是無風險收益,還是通過影響力變現。事實上,他已經在這個領域嘗到了甜頭。比如,他兒子推動的USDY項目,甚至像以太坊等相關操作,以及近期他「什麼也沒做」卻賺了5000萬美元的事件,都說明了這一點。
如果我們站在特朗普的視角,他是一個極其注重商業化、渴望賺錢的人。因此,他未來一定還會繼續在加密領域尋找斂財的機會。對於他來說,斂財是沒有盡頭的,他會一直「薅羊毛」,直至再無可薅。這種欲望和貪婪是他的性格所決定的,幾乎無法停止。當然,或許未來並不一定是他本人親自參與,而是通過隱形的手段,比如借助WFI這樣的工具繼續推動相關活動。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從本質上看,斂財的邏輯一旦打開,對於特朗普來說就不可能停止。他的性格讓他必須賺到最後一分錢,甚至在每個細節上都不放過。比如,當年他利用某個漏洞搞退稅「薅美國羊毛」的事件就非常典型。當時很多人對他的行為感到不恥,認為這非常無底綫,但特朗普卻引以為豪,聲稱這是他的聰明之處,是一種天才的賺錢邏輯。在他看來,規則之内的賺錢行為無論多麼不體面,都是值得驕傲的。這種與常人截然不同的邏輯,也讓他在商業和政治上顯得特立獨行。
因此,雖然我們可能會從道德層面抨擊特朗普的斂財行為,但對於他來說,這些批評毫無影響。他唯一在乎的「面子」,是別人對他的反對與抨擊,而不是他是否通過不體面的方式賺錢。基於種種迹象,我判斷特朗普並不會離開加密行業。他一定會以某種形式繼續參與加密賽道,只要這個行業還有財富效應和套利空間,他就不會放棄機會。
Jade:通過與鐵柱哥的這次聊天,我學到了很多。這讓我不禁回想起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時候,那時我還在做記者,每天都在報道他的新聞,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政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段時間,我從未如此關注過其他國家的總統動態,甚至還把我的貓取名為「建國」。
沒想到如今到了他的第二任期,他竟然離我的生活更近了。不僅是在財經新聞領域,他的聲音也幾乎充斥著整個加密行業。今天的討論讓我更加確信,特朗普真的是「老當益壯」的代表,真正诠釋了「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希望我們的分享能夠幫助大家更清晰地梳理特朗普的行為邏輯,了解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以及他對美國、世界,尤其是加密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潛在影響。在此特別感謝鐵柱哥的分享。如果大家有更多想要探討的話題,可以關注我們「加密基本法」,也歡迎關注鐵柱哥的推特。同時,也感謝我們的贊助商HashKey的支持。
内容來源:P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