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穩定幣作為區塊鏈技術和數字金融的熱點,正迅速成為全球金融科技企業的戰略焦點。今日(7月7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低走,金融科技ETF(516860)逆市上漲超1%,最新價報1.41元,成交額超7000萬元,盤中交易溢價。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7月4日,金融科技ETF今年以來漲超13%,近1年累計上漲超117%。
截至發稿,金融科技ETF(516860)跟蹤指數的成分股多數上漲,信雅達漲停,大智慧漲超8%,京北方、新國都、翠微股份、新晨科技、信安世紀、南天信息等股票跟漲。
一、熱點事件:RWA代幣化、跨境支付取得新進展
穩定幣將在7月迎來新一輪産業刺激,首先,6月29日,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發表了《香港數字資産發展政策宣言2.0》,明確規定了在擴展代幣化産品種類方面,會推動更廣泛的資産及金融工具代幣化,包括貴金屬、有色金屬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板)等的多元應用。 也就是說,中國穩定幣係統正在構建以中國優質資産為錨定的穩定幣一RWA生態閉環。
其次,全球頂級金融機構HashKey Chain宣佈與廣發證券(香港)合作,正式推出首個每日可申贖的代幣化證券産品。舊金山Dinari為其子公司獲得了美國經紀交易商注冊,成為首個獲批在美國提供區塊鏈股票交易的代幣化股權平台。我們可以看到從實體經濟資産到不動産再到傳統金融資産,穩定幣RWA正迎來全球共振式爆發。
7月3日深圳將召開RWA標準研討會,旨在構建覆蓋RWA全生命周期技術規範體係,填補行業標準空白,推動中國從RWA 技術應用的「跟隨者」轉變為「全球規則制定者」。
7月4日央行就《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業務規則(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業務規則》明確了CIPS參與者的賬戶管理、注資、資金結算等詳細流程。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業務規則(徵求意見稿)》,強化CIPS的全球競爭力。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簡稱CIPS係統)是經人民銀行批準專司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業務的批發類支付係統。新規通過授予運營機構更大的管理自主權和風險責任,提升了係統的靈活性和市場響應能力。同時,文件明確了CIPS拓展多幣種業務、對接國際反洗錢標準及融合新技術的可能性,為其吸引更多全球參與者、增強國際公信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什麼是RWA?它與穩定幣有什麼聯係?
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産)是指通過區塊鏈技術將物理世界中的有形或無形資産進行代幣化,轉化為鏈上數字資産的過程。這些資産涵蓋範圍極廣,包括房地産、債券、股票、大宗商品、藝術品、知識産權等。其核心目標是將傳統金融資産納入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係統,實現資産流動性提升、投資門檻降低和交易效率優化。
資料來源:RWA圈子
穩定幣與RWA又有什麼關係呢?穩定幣在RWA中的作用。穩定幣可以作為購買 RWA 的交易工具,它錨定法定貨幣或其他低波動資産,價值相對穩定。另外,穩定幣本身很容易交易,能幫助 RWA 代幣更容易買賣。通過穩定幣,投資者可以輕松進行國際交易,避免銀行轉賬的復雜手續和高額費用,資金也能更快到達。
總的來說,穩定幣的監管框架完善有助於 RWA 的發展。一方面,穩定幣為 RWA 的交易提供了穩定且值得信任的交易工具。另一方面,RWA 激活了實體資産的價值和流動性且拓展了穩定幣的應用場景,兩者形成正向循環。
三、RWA未來前景如何?
穩定幣監管框架的構建為 RWA 提供了合法的支付與結算框架,為RWA項目起到監管示範效應,也增強了市場對於虛擬資産的信心。
以中國香港為例,RWA項目或可以港元穩定幣/美元穩定幣為支付或兌付通道,配合 SPV 或平台架構,將不動産、債券、股票、知識産權甚至碳資産的價值映射到區塊鏈上通證化,進而在全球範圍内進行交易或融資 。隨著穩定幣的體量不斷擴大,其在鏈上的配置需求也會越來越旺盛,從而促進RWA的發展。
同時RWA 讓「資産」在現實與加密世界互通有無,穩定幣讓「錢」能在兩個世界自由兌換,兩者合力突破傳統金融的效率壁壘,讓數字經濟真正實現價值互聯。RWA也有望將傳統難以分割的資産變得更加可分割,降低投資者參與房地産、私人信貸等領域的投資門檻。穩定幣成為法幣進入加密世界的 「跨世界貨幣轉換器」,作為RWA的價值尺度、交易媒介及收益分配通道,為代幣化資産提供流動性基礎設施。
四、如何影響金融科技企業?
穩定幣定位為新型支付工具,發行側具有中心化特徵,支付側具有去中心化特徵。伴隨各國通過立法逐步將穩定幣合法化,未來,穩定幣有望在數字資産交易、跨境支付、RWA、DeFi等領域發揮更重要作用。
短期穩定幣行情已經過調整,隨著7月份産業從0到1繼續加速,越來越多的重磅利好將接踵而至。同時RWA資産範疇不斷向證券、不動産、現實資産擴展,從有形資産的充電樁、光伏到潛在的算力租賃,以及未來債券、貨幣基金為代表的錨定金融資産的RWA有望成為全新增長極,為金融機構帶來新機遇。
金融科技ETF成分股深度參與香港金管局虛擬資産項目,自主研發的FINNOSafe平台支持穩定幣發行、流通及託管全流程,通過香港金管局技術驗證。同時諸多成分股參與産業代幣化服務,探索奢侈品、黃金、光伏等實物資産鏈上清算服務,預計後續RWA市場放量,金融科技ETF作為行業「賣鏟人」的角色,營收或將持續收益。
五、借道ETF佈局:金融科技ETF(516860)
①行業覆蓋全面:57只成分股,聚焦申萬一級行業中電子、非銀金融兩大行業,涵蓋金融科技産業鏈上遊(技術供應商)、中遊(解決方案商)及下遊(金融機構),前十大權重股包括同花順(9.8%)、東方財富(9.5%)、恒生電子(8.2%)等,合計佔比 53.2%,體現「金融+科技」雙重屬性。
②研發投入高:2024年成分股平均研發投入佔比超 15%,高於A股科技板塊均值。例如,恒生電子研發費用率達 40%,深度參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項目。
③估值有安全邊際:截至2025年7月,指數PE(TTM)為79倍,處於歷史前79%分位。
産品風險等級: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為準)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産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産,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淨值存在波動風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及《産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時關注本公司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適當性匹配意見並不表明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
内容來源:有連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