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說AI】50斤大米換5升血 生物科技瘋狂加速中

|
這不是科幻片,
而是已經完成三期臨床試驗,
進入新藥審批流程了。
就這幾年,
可能就會普及到普通人。
先別亂想啊,
沒有那種“進去白花花的大米,出來是鮮紅色血漿”的場面,
最後產出的成品長這樣,【插入類似圖1的圖片】
學名叫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簡稱白蛋白,
是血液中的一種重要的功能蛋白。
不走醫保的話,
現在一瓶白蛋白大概要四五百,
但現在,
50斤大米就能產出相當於5升血漿的白蛋白,
成本是傳統來源的1/3,
價格還直降一半!
聽著是不是像天方夜譚似的?
其實啊,
它背後就是基因編輯技術,
準確來說叫“合成生物學”,
就是把人的白蛋白基因植入水稻基因組,
讓它生長出合成目標蛋白。
說白了,
就是用程序員的邏輯去“教植物做事”。
背後的公司我也去查了下,
武漢的一家生物制藥公司,
叫禾元生物,
09年的時候,
這個關鍵技術就已經出來了,
當時新聞報道里說五年左右可以進入市場;
但情況不太順利,
直到2017年才又有了一項重要進展,
獲得了國內的臨床批件;
兩年之後,
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準進入臨床研究;
24年,臨床實驗取得重要進展;
再到現在的最新消息,
完成三期臨床,
進入新藥審批流程,
同時建成工廠,
正在擴大產能。
為什麽跟大家說這個,
因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
其實第一次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
都覺得特別突然,
好像是什麽從天上掉下來的新技術,
但其實我們去看背後團隊,
就會發現,
根本就沒有什麽技術大爆炸,
都是一步一個腳印默默前行而已。
當然都說到這兒了,
我想再從產業落地的視角,
稍稍給大家展開一下。
我也是在查公司歷史的時候發現,
禾元生物在過去兩年的虧損有上億元。
幾年前,他們還提交過科創板IPO申請,
計劃募資35億元用於產業化建設和研發,
但目前尚未過會。
咱們國家的白蛋白市場規模不大,
主要還是依賴進口,
所以“稻米造血”產品上市後,
是不是能真的讓公司扭虧為盈,
可能還是一個問題。
不過現在的貿易戰,
可能也是一個機會,
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血液制品出口國,
占全球血漿出口貿易的70%以上,
現在的關稅反制措施,
可能也能加快我國對於進口白蛋白產品的國產替代化。
FINMETA
香港Web3生態服務商
官方網站:www.finmeta.com.hk
公眾號、視頻號:FINMETA
X.COM:https://x.com/FINMETA_NEWS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FINMETA_NEWS
Bilibili:https://space.bilibili.com/627654383/channel/collectiondetail?sid=652860
【線上社區】
TG group:https://t.me/finmeta_web3
WhatsApp group:https://chat.whatsapp.com/IgMyxP1ssiO0k212SJJ9U5
Discord group:https://discord.com/invite/vrBdf6YGP3
【線下空間】
Web3 Space:https://www.finmeta.com.hk/en-us/field
地址:香港金鐘道95號 統一中心 2001
Room 2001,Unity Center ,95 Queensway, Admiralty, Central District, Hong Kong Islan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e content published by FINMETA are exclusively owned or held by FINMETA and related rights holders. Any use such as reprinting, excerpting, copying and mirroring is prohibited without permission. If you are willing to reprint,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info [email protected] finmeta.com.hk and obtain written confirmation and authorization before repr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