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28日,全市場信用債ETF總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市場11只信用債合計淨流入金額近200億元,創下今年單月淨流入額新紀錄。信用債ETF已成為固定收益市場的重要配置工具。
這一裡程碑的實現,與海富通基金等機構的全方位佈局密不可分——Wind數據顯示,海富通旗下短融ETF(511360)、城投債ETF(511220)和信用債ETF(511190)規模分別達到325.34億元、161.38億元和48.54億元,三只産品構建起多維信用債投資矩陣,合計規模已超535億元,佔全市場同類産品的五成以上。Wind數據顯示,這三只産品「吸金」能力顯著,近60個交易日已累計獲資金淨流入近百億元!
市場環境的共振效應進一步催化了資金湧入。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當前AAA級信用債與國債利差仍處於歷史高位,隨著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強化,信用利差壓縮帶來的票息收益和資本利得形成雙重吸引力。中金公司則預測,在外部貿易環境波動背景下,國内「穩增長」政策可能加速落地,短久期信用債ETF因兼具收益彈性和流動性優勢,成為機構應對市場波動的核心工具。
有機構指出,信用債ETF規模突破千億元,是市場環境、政策導向與投資者需求共振的結果。其核心價值在於通過工具創新破解傳統信用債投資痛點:一方面,ETF依託做市商機制將分散的低流動性信用債轉化為高流動性標準化資産,解決機構「持有難、交易難」的問題;另一方面,産品支持T+0交易並與股票ETF無縫切換,既為普通投資者提供參與債券市場的便捷路徑,也為專業投資者提升組合管理效率。此外,信用債ETF通過指數化投資分散個券風險,疊加信用債相較於利率債的票息優勢,在控制信用下沉的同時實現收益增強,成為資金在低利率環境下增厚收益的重要工具。
内容來源:有連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