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7月4日–全港规模最大的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于去年12月投入服务,为鼓励业界善用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特区政府拨款30亿元,通过数码港推出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下称“资助计划”),资助本地院校、研发机构及企业等运用超算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及应用,从而促进创科生态圈发展。数码港今日(7月4日)举办“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专案分享会,由获批专案代表分享资助如何透过资助计划运用算力资源,以人工智能推动创新方案的研发、转化及落地应用。
数码港行政总裁郑松岩博士表示︰“数码港作为香港人工智能加速器,以超算中心为引擎建设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助燃创新研发及应用,赋能不同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数码港人工智能生态圈吸引海内外的领先企业落户,并与龙头企业促成合作,结合其在算力开发、大模型建设、演算法、数据科学等的研发实力,发挥香港基础科研及国际化的优势。特区政府通过数码港推行『人工智能资助计划』,提升科研效率及加快成果转化落地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及智慧社会发展,更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及创科中心。”
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委员会主席冼汉廸表示:“国家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特区政府全力配合国家发展策略,拨款30亿港元通过数码港推出『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院校、研发机构及企业善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燃动人工智能的创新科研及转化应用,实现更多科研突破,加快人工智能生态圈及产业发展。计划自启动以来共收到约20宗申请,截至今年6月底,委员会已批出约 10 个项目,研究范围涵盖本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学、医学大模型等,总资助额约3亿港元。获批项目自今年 1 月起陆续使用超算中心服务,目前已投入服务的算力超过九成,充分反映科研及业界对算力应用的热切需求。我们期待通过计划融通政、产、学、研的创新力量,推动更多人工智能的创新研发及应用项目,助力香港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本地以至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分享会亦邀请了获批项目的代表分享资助计划带来的成果,包括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增强边缘基础模型以实现高级推理(又称:端侧大模型基础能力增强与复杂推理优化框架 )”,及“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肝细胞癌精准治疗”。其中,“增强边缘基础模型以实现高级推理”项目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SAIL)首30强;以及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研发的“香港音声基座大模型”,政府部门正在试用由大模型建立的“港会通”,将语音內容转换为文字记录,并提炼总结(有关演示影片可于此下载)。
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环球事务)及电子计算学系教授杨红霞教授 表示︰“团队研发端侧大模型基础能力增强与复杂推理优化框架,利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透过组合优质的小语言模型,高效训练大模型,减少对集中算力资源的依赖,模型生成的信息准确度亦提高28%。近期,团队在医疗应用场景亦取得突破,通过与本港及內地最顶尖的癌症治疗医院合作,在垂直大模型及专科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算力提升癌症治疗专有领域的数据分析及本地化应用,减少治疗过程中繁复测试次数,不但减低对病患的身心负担,也节省临床测试所需的人力资源及时间成本。”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主任郭毅可教授表示︰“HKGAI在短时间內成功研发了香港首个大模型 HKGAI V1,其中的音频大模型善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将实验时间从6周缩短到3周,研发效率提高了超过五成,语音识別的相对错误率亦减低了两成。HKGAI已经自主研发了多项人工智能应用,从专业咨询到文书写作、从会议记录到音乐创作,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多元化落地场景;并期待进一步优化模型及延伸至更多应用领域,推动政务及大众生活智能化,以更广泛打造香港人工智能生态。”
数码港作为香港数码科技枢纽及人工智能加速器,以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为核心引擎,全力构建完善生态圈,涵盖算力、通用及专业大模型、 模型风险测评、行业应用支援、管治及伦理研讨、人才培育等;同时,数码港汇聚內地及海外人才及创新资源,在人工智能生态链的不同环节支持创新研发及应用,推动产业化发展。
现时,数码港汇聚超过 400 间人工智能领先企业和初创企业,在过去一年增加超过 120 间,更引进多间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落户,包括科大讯飞及讯飞医疗、壁仞科技、中影年年、浪潮云、百度智能驾驶、云迹科技、沐曦等,以及与龙头企业百度、华为、思科、理光等促成合作,结合他们在算力开发、大模型建设、演算法、数据科学等研发能力,促进人工智能研发创新及应用。数码港亦与金融管理局合作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超算中心提供专用平台,助力研发在风险管理、欺诈侦测、客户互动等方面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促进金融创新及金融产业智能化转型。同时,为了提升业界对人工智能安全应用的意识,数码港与国际组织合作推广安全、可信与负责任(AI STR)测评的最佳实践。数码港亦与七间本地大专院校签署合作,共同促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研究、加速培育初创企业,以及人才培育。同时,数码港积极促进人工智能及数据产业的协作联动,举办多达 50多场人工智能推广活动,惠及超过 8,500 名参与人士。
###
“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参与分享专案介绍(有关项目中英文详细介绍可于此下载)。
项目名称 |
简介 |
香港理工大学 “增强边缘基础模型以实现高级推理(又称:端侧大模型基础能力增强与复杂推理优化框架 )” |
项目旨在开发和预训练针对边缘设备优化的基础模型,包括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和纯文本大语言模型(LLM),特別着重于增强推理能力。这些模型设计用于在智能手机和物联网设备等计算能力受限的设备上处理文本、图像和音频,以支持实际企业场景中的复杂决策。预训练阶段将利用广泛的数据集,提高模型在多种应用中的稳健性和适应性,最终目标是通过使AI技术在日常设备中更易获取和更具功能性,推动边缘生成式AI解决方案的发展。 |
香港理工大学 “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肝细胞癌精准治疗” |
项目旨在建立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的综合框架,推动肝细胞癌(HCC)研究和临床应用。项目聚焦三个相互关联的目标:提高HCC诊断精度、发现新型生物标记物,以及开发个性化癌症疫苗。透过整合临床记录、医学影像和分子特征等多模态数据到先进的MLLM中,项目致力于提升诊断准确性和亚型分类能力。此外,项目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和计算方法,识別并验证对HCC进展和治疗关键的生物标记物。最终,项目透过实施新抗原发现流程和开发个性化疫苗原型,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前验证阶段。通过这些创新,本项目旨在为HCC精准医疗建立强大的研究管道,整合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临床专业知识,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香港音声基座大模型” |
多语种音频语料库建设 成功建立了一个包含50万小时高质量粤语、普通话和英语录音的大规模多语种音频语料库,覆盖香港独特三语环境中的各种口音,支持自动语音识別(ASR)、文本转语音(TTS)和对话系统的精准训练与微调,是政府和产业界科研及实际应用的重要基础。 多模态模型开发:70B与685B版本 开发了70亿参数和685亿参数两个版本的基础模型,支持粤语、普通话和英语,结合本地知识和价值观进行微调,满足香港及海外地区多样化需求。模型在对话、推理和音频处理方面表现领先,已获政府多部门采用,用于办公辅助和公共服务。 港会通系统及一体机方案 港会通是专为香港会议场景设计的先进解决方案,主要功能包括:
三语ASR、TTS及对话系统 开发了粤语、普通话和英语的语音识別和合成系统。集成检索增强生成(RAG),支持上下文感知和知识驱动的实时语音对话。 Hum2Song多模态歌声生成 Hum2Song系统是多模态AI领域的重要创新。用户仅需一分钟录音,即可生成个性化粤语、普通话或英语歌曲片段。系统能精准模仿用户声线并创作原创旋律,助力娱乐、教育及文化传承等创意应用。 |
请按此处下载高像素新闻图片及影片;另按此处下载数码港园区图片及影片。
数码港举办“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专案分享会,由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委员会主席冼汉廸(上图左二)、数码港人工智能应用总监霍露明博士(上图右二)及获批专案代表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环球事务)及电子计算学系教授杨红霞教授(上图右二)、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及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上图左一)分享资助计划如何透过资助计划助力他们善运用算力资源,以人工智能推动研发人工智能创新方案的研发、推动转化及落地应用。
数码港行政总裁郑松岩博士表示︰“数码港作为香港人工智能加速器,以超算中心为引擎建设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助燃创新研发及应用,赋能不同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数码港人工智能生态圈吸引海内外的领先企业落户,并与龙头企业促成合作,结合其在算力开发、大模型建设、演算法、数据科学等的研发实力,发挥香港基础科研及国际化的优势。特区政府通过数码港推行『人工智能资助计划』,提升科研效率及加快成果转化落地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及智慧社会发展,更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及创科中心。”
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委员会主席冼汉廸表示:“国家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特区政府全力配合国家发展策略,拨款30亿港元通过数码港推出『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院校、研发机构及企业善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燃动人工智能的创新科研及转化应用,实现更多科研突破,加快人工智能生态圈及产业发展。计划自启动以来共收到约20宗申请,截至今年6月底,委员会已批出约 10 个项目,研究范围涵盖本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学、医学大模型等,总资助额约3亿港元。获批项目自今年 1 月起陆续使用超算中心服务,目前已投入服务的算力超过九成,充分反映科研及业界对算力应用的热切需求。我们期待通过计划融通政、产、学、研的创新力量,推动更多人工智能的创新研发及应用项目,助力香港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本地以至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环球事务)及电子计算学系教授杨红霞教授 表示︰“团队研发端侧大模型基础能力增强与复杂推理优化框架,利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透过组合优质的小语言模型,高效训练大模型,减少对集中算力资源的依赖,模型生成的信息准确度亦提高28%。近期,团队在医疗应用场景亦取得突破,通过与本港及內地最顶尖的癌症治疗医院合作,在垂直大模型及专科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算力提升癌症治疗专有领域的数据分析及本地化应用,减少治疗过程中繁复测试次数,不但减低对病患的身心负担,也节省临床测试所需的人力资源及时间成本。”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主任郭毅可教授表示︰“HKGAI在短时间內成功研发了香港首个大模型 HKGAI V1,其中的音频大模型善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将实验时间从6周缩短到3周,研发效率提高了超过五成,语音识別的相对错误率亦减低了两成。HKGAI已经自主研发了多项人工智能应用,从专业咨询到文书写作、从会议记录到音乐创作,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多元化落地场景;并期待进一步优化模型及延伸至更多应用领域,推动政务及大众生活智能化,以更广泛打造香港人工智能生态。”
传媒查询,请联络︰
数码港
姓名︰冯倩雯
电话︰(852)3166 3841
世联顾问
姓名︰伍梓莹
电话︰(852)2114 4972
关于香港数码港
数码港由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作为香港数码科技枢纽及人工智能加速器,致力赋能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动香港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并助力香港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和创新科技中心。数码港汇聚超过2,200间企业,包括5间上市公司及7间独角兽企业;三分一园区企业创办人来自26个国家及地区,数码港企业亦已拓展至全球超过35个市场。
数码港以全港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人工智能实验室为核心引擎,与多间业界领军企业,及约400间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初创企业,共同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圈。数码港亦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区块链和网路安全等科技集群,赋能多元产业发展,涵盖智慧城市及政务、银行金融、数码娱乐、文化旅游、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物业管理、建筑工程、运输物流及绿色环保等,并聚集香港最大的金融科技社群。数码港亦获香港特区政府委托,推行概念验证和沙盒计划、数码科技应用资助、行业科技培训及初创企业孵化,推动科技创新研发、转化落地及商业化应用,加速社会业界的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升级。
数码港亦是香港主要的创业培育基地,为创业家提供资金及办公空间,连结大型企业、投资者、科技公司及专业服务等庞大伙伴网络,加速企业发展及拓展海内外市场,配合全方位的入驻支援服务、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助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初创企业,迈向新高,成就非凡。
详情请浏览:https://www.cyberport.hk/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