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QCOM.O)於北京時間 2025 年 5 月 1 日上午的美股盤後發佈了 2025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截止 2025 年 3 月),要點如下:
1、整體業績:收入仍有增長,毛利率繼續低迷。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實現營收 109.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9%,好於市場預期(106.3 億美元)。公司本季收入增速繼續增長,主要受益於 QCT(半導體芯片業務)中的手機、汽車及 IoT 等業務增長的帶動;$高通(QCOM.US) 在本季度實現淨利潤 28.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9%,好於市場預期(27.2 億美元),增長主要來自於收入端增長和對費用端的控制。
2、各業務細分:核心業務需求相對低迷。手機業務仍然是公司最為核心的一項,收入佔比超過六成。結合行業面情況看,即使在中國補貼政策推動下,全球安卓類手機行業出貨量同比基本持平。公司手機業務本季度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公司産品在三星 S25 中份額的提升。此外,汽車及 IoT 的增長的超預期增長,主要是受智能座艙、工業類産品及 AI PC 等相關需求提升的帶動。
3、高通業績指引:2025 財年第三季度(即 25Q2)預期收入 99-107 億美元(市場預期 103.3 億美元)和調整後利潤為每股 2.6 美元至 2.8 美元(市場預期的 2.64 美元)。

海豚君整體觀點:財報數據還不錯,而指引相對一般。
高通本季度業績增長,主要受益於 QCT 業務的增長帶動。其中公司本季度手機業務、汽車業務和 IoT 業務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表現,而 QTL 業務(技術授權)受新興地區手機銷量影響,同比基本持平。
具體來看,公司最為核心的手機業務,本季度雖然有兩位數增長,但主要來自於三星 S25 中份額的提升(從 70% 提升至 100%)。而從行業面角度看,本季度全球手機行業出貨增速僅為 1.5%,而安卓類手機整體出貨量同比基本不增長。即使在中國補貼政策推動下,一季度小米、OV 等出貨量都未見明顯提升,手機市場的整體需求仍然是低迷的。
相比於本季度數據,公司的下季度指引更為一般。公司預期下季度收入為 99-107 億美元,環比更是繼續回落。雖然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但公司在中國補貼等影響下,也沒能給出超預期的指引。
結合公司的指引,市場本身對公司經營面依然是擔心的:
1)蘋果自研 5G 基帶芯片:蘋果公司在本季度推出了 iPhone16e,首次搭載自研的 5G 基帶芯片。本次蘋果自研芯片的 「試水」,公司未來在蘋果端的穩健收入將有下滑風險;
2)中國客戶(HW)方面:公司與中國客戶(HW)在 QTL(技術授權)的協議到期,而續約工作仍在談判。受中美摩擦的影響,在也可能對公司相關收入産生影響;
3)手機市場需求:雖然公司在三星 S25 的份額提升,對業績有所帶動,但手機行業的整體需求仍然是低迷的。在整體市場不太增長的情況下,公司業績也很難實現超預期的表現。
整體來看,高通本次財報並不能令人滿意,也難以消除市場對公司的擔心。在手機行業繼續低迷的情況下,AI PC 也還沒實現放量增長,又疊加丟失客戶的風險,公司當前的經營面仍將承受壓力。
以下是海豚君對高通財報的具體分析:

一、整體業績:收入仍有增長,毛利率繼續低迷
1.1 收入端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實現營收 109.8 億美元,同比上升 16.9%,好於市場預期(106.3 億美元)。公司本季度收入端的增長,主要得益於 QCT(半導體芯片業務)中智能手機、汽車及 IoT 業務的增長帶動,而 QTL(技術許可業務)同比基本持平。

對於下季度,公司預期實現收入 99-107 億美元,增長主要來自於安卓手機增長的帶動。而在中國補貼政策的影響下,公司下季度仍面臨著環比下滑的情況,表明下遊需求仍是相對疲軟的。
1.2 毛利端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實現毛利 60.4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4%。
其中公司在本季度的毛利率為 55%,同比下滑 1.3pct,低於市場預期(55.5%)。受手機等下遊需求疲軟的影響,當前公司毛利率仍處於相對低位。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的存貨有 62 億美元,同比略增 1.8%。通常下半年往往是公司備貨的高點,而隨著下遊客戶新品出貨,公司的存貨開始消化。結合過往數據看,海豚君認為公司當前的存貨情況還是相對穩健的。

1.3 經營費用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的經營費用為 29.2 億美元,同比下滑 0.7%。在收入增長的情況下,費用端的縮減,使得公司本季度經營費用率控制在 26.6%。
具體費用端情況,拆分來看:
1)研發費用:本季度公司的研發費用為 22.2 億美元,同比減少 0.9%。雖然研發費用仍是公司投入的最大項,但公司對研發費用率已經控制在 20% 左右;
2)銷售及管理費用:本季度公司的銷售及管理費用為 7.1 億美元,同比減少 0.1%,銷售等費用情況與營收情況有一定相關性,本季度公司仍控制了相關的支出。

1.4 淨利潤
高通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實現淨利潤 28.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9%,好於市場預期(27.2 億美元)。其中本季度淨利率 25.6%。
在剔除投資收益等非經營性的影響後,公司本季度的經營面利潤為 31.2 億美元,同比增長 33%,主要來自於收入端的增長和經營費用端的控制。

二、各業務細分:核心業務需求相對低迷
從高通的分業務情況看,本季度 QCT(CDMA 業務)仍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佔比達到 86.2%,主要包括芯片半導體部分的收入;其餘的收入則主要來自於 QTL(技術授權)業務,佔比在 12% 左右。
高通本季度的主要增長,仍來自於 QCT 業務的帶動,其中手機、汽車和 IoT 業務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而本季度 QTL 業務的收入,同比基本持平。

QCT 業務是公司最重要的部分,具體細分來看:
2.1 手機業務
高通的手機業務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實現營收 69.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1%,略好於市場預期(68.3 億美元)。本季度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公司在高端安卓手機方面出貨量增長的帶動。
雖然蘋果方面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但三星方面提供了本季度的主要增量。三星發佈的 S25 全係列都將採用骁龍芯片,而此前在 S24 中高通的份額大約為 70%。而此次份額的提升,也是公司本季度手機業務增長的主要來源。

結合行業數據看,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3.05 億台,同比增長 1.5%。行業面增速繼續維持低個位數,即使在中國補貼政策的帶動下,全球手機市場的需求仍相對低迷。
具體來看,蘋果手機本季度出貨量提升了 10%,而安卓方面出貨總量同比基本持平。其中 VIVO 搶佔了部分 OPPO 的市場份額,而小米和三星都同比略有增長。由於公司的客戶以安卓係為主,本季度安卓係整體表現一般,公司手機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於份額的提升。

2.2 汽車業務
高通的汽車業務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實現營收 9.6 億美元,同比增長 59%,好於市場預期(9.1 億美元)。汽車業務依然是公司各業務中增速最快的一項,已經連續第 7 個季度創新高。隨著汽車制造商採用公司的高性能、低功耗計算和連接芯片,新推出車輛中搭載的數字座艙推動了本季度的增長。
受下遊對數字座艙等産品需求的帶動,公司對汽車業務仍維持著 2029 財年 80 億美元的營收目標。在本季度,公司獲得了 30 款新設計訂單,包括 5 個高級駕駛輔助係統(ADAS)項目以及來自中國車企(如蔚來、極氪、長城、東風等)的項目。
在汽車智能化等需求的推動下,公司預期下季度的汽車業務同比增速為 20%。

2.3 IoT 業務
高通的 IoT 業務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即 25Q1)實現營收 15.8 億美元,同比增長 27.2%,好於市場預期(14.6 億美元)。在經歷低谷後,公司的 IoT 業務維持兩位數增長。
在高通的 IoT 業務中,主要包括消費類電子産品、邊緣網絡類和工業類産品。本季度 IoT 業務的回暖,其中三大業務均有增長,其中工業領域是本季度最大的增長來源。
對於 AI PC 領域,也是市場對 IoT 業務的主要關注點,公司仍維持著 2029 財年營收實現 40 億美元的目標。自 2024 年中期推出首款骁龍 X 係列 PC 設備以來,已有超過 85 款設計投入生産或開發,並計劃在 2026 年前實現超 100 款的商業化。結合市場數據,公司産品本季度在 PC 市場佔據了美國零售市場和前五大歐洲國家 600 美元以上 Windows 筆記本電腦市場約 9% 的份額。
在工業類等需求回暖及 AI PC 增長的帶動下,公司預期下季度 IoT 業務有望實現 15% 的增長。

<本篇完>
海豚投研關於高通的相關研究
深度
2022 年 12 月 20 日《高通:年賺百億,芯片王者才值 10 倍 PE?》
2022 年 12 月 8 日《高通(上):安卓手機的幕後 「大佬」》
財報季
2025 年 2 月 6 日電話會《高通:2029 年實現非手機業務收入達到 220 億美元(1QFY25 電話會)》
2025 年 2 月 6 日財報點評《「熱」 起來的高通,蘋果基帶要 「攪局」?》
2024 年 11 月 7 日電話會《高通:已經進入 700 美元的 PC 市場(FY24Q4 解讀會紀要)》
2024 年 11 月 7 日財報點評《AI PC 現 「苗頭」,高通第二春快來了?》
2024 年 8 月 1 日財報點評《高通:手機波瀾不驚,AI 承載新希望》
2024 年 5 月 2 日財報點評《高通:「不溫不火」 的手機,要靠 AI 來帶?》
2024 年 2 月 1 日電話會《手機收入,將有兩位數的回暖(高通 FY23Q4 電話會)》
2024 年 2 月 1 日財報點評《高通: 沒了帶頭大哥,手機復蘇能走多遠?》
2023 年 11 月 2 日電話會《手機收入,將有兩位數的回暖(高通 FY23Q4 電話會)》
2023 年 11 月 2 日財報點評《高通:安卓一哥 「冬眠期」 終於要結束了?》
2023 年 8 月 3 日電話會《未見明顯回暖,繼續推進控費(高通 FY23Q3 電話會) 》
2023 年 8 月 3 日財報點評《高通的寒冬,還要再 「熬一熬」》
2023 年 5 月 4 日電話會《高通:去庫存是當下的首要任務(高通 Q2FY23 電話會)》
2023 年 5 月 4 日財報點評《高通:芯片 「大佬」 藏大雷,寒冬還要久一些》
本文的風險披露與聲明:海豚投研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
内容來源:長橋海豚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