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Nona
本周聚焦
13 小時内暴跌 38%,「百倍幣」MYX 疑似卷入史上最大的空投騙局?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2023 年,MYX.Finance 就曾因推出的 BRC-20 銘文代幣 BMYX 價格劇烈波動,而陷入「收割」爭議的漩渦。爭議爆發後,其首席執行官 Mark Zhang 通過 AMA 直播承認代幣機制存在改進空間,並承諾對 BMYX 早期持有者進行補償,具體方式為分階段解鎖 30% USDT 等值穩定幣和 70% MYX 代幣。直至今年 8 月初,BMYX 的三期持有者補償才全部完成。
《比特幣重回 11.4 萬美元,SOL 創 7 個月新高,市場盤整快結束了嗎?》
筆者認為,加密貨幣市場持續兩周的盤整格局可能即將結束,SOL、DOGE、XRP 等代幣或將接棒比特幣和以太坊,成為近期推動行情上漲的主要驅動力,至於暌違已久的「山寨季」能否真正到來,目前尚無法斷言。
《股價腰斬、購幣放緩,DAT 模式還能撐多久?》
為獲得更多資金購買加密貨幣,DATs 開始採用更復雜的融資策略。加密貸款機構、經紀商和衍生品交易台構建了專門服務財庫公司的融資生態係統,包括比特幣抵押貸款、代幣掛鈎可轉債和結構化支付等工具。
《萬字拆解 HyperLiquid:70% 市佔率背後,從永續 DEX 到金融基礎設施的野望》
HyperLiquid 沒有在現有基礎設施之上構建並接受其局限性,而是採取了 180 度大轉彎的方法,創建了一個專為永續期貨交易優化、量身定制的 L1。
《納斯達克向美 SEC 提交代幣化證券提案,能否打開美國資産代幣化市場的大門?》
在長期效應方面,證券代幣化的發展將促使全球證券監管體係將逐漸向鏈上遷移,實現更加高效、透明的監管。對於散戶投資者而言,他們將可以通過碎片化投資參與藍籌股,降低投資門檻,並提高投資機會。
精選推薦
a16z:如何評估加密協議或産品的成功與增長?
最佳的加密貨幣增長策略應該在數據與直覺之間取得平衡,並將激發用戶興趣的短期策略與構建更強大社區的長期戰略相結合。
《監管與資本的正面交鋒:特朗普 CFTC 提名人公開「訴苦」,直指上市在即的 Gemini》
在華盛頓,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性政策討論,而是演變成了充滿遊說、人脈和權力交易的硬核政治遊戲。
《孫哥風波再起,從遭 WLFI「拉黑」到「椰子雞」》
短期内,或許需要靠項目方平衡「自由」與「監管」來主動道歉平息市場情緒,長期則需履行行業標準如「反操縱協議」,防止類似事件反復上演。
《Scroll DAO 停擺背後:去中心化治理的現實困境》
在穩定幣與 RWA 成為行業日常話題的當下,DAO 看起來確實不再是媒體頭條的常客。但別忘了,曾幾何時 DAO 是無數加密理想主義者心中的白月光,被視為去中心化的終極形態。去中心化不僅意味著把代碼上鏈,更意味著把治理從公司董事會搬到社區。
《詳解代幣程序「P-Token」:解鎖 Solana 鏈上效率的下一把「鑰匙」》
P-Token 的採用(假設其通過治理投票)將成為提升 Solana 效率與可擴展性的重要裡程碑。通過大幅降低計算資源使用量並簡化 CPI 交互,它不僅增強了網絡中最常用程序的基礎,還擴展了整體區塊容量。
本周不容錯過的十條新聞
- 廣州法院:境外運營虛擬貨幣「礦機」 買賣合同無效
- VanEck 計劃在美國申請 HYPE 現貨質押 ETF
- 消息人士:貝萊德計劃在英國推出其比特幣 ETF
- 中信信託旗下機構於以太坊推出可轉換優先票據的 RWA 代幣
- 美 SEC 將 Bitwise 與 Grayscale 加密 ETF 決定推遲至 11 月
- 雲鋒金融:已獲香港證監會批準提供虛擬資産交易服務
- 納斯達克申改規定以交易代幣化股票
- 知情人士:歐盟或將對俄羅斯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及支付和信用卡係統等實施額外限制
- HashKey 計劃推出多幣種 DAT 生態基金,首期募資目標超 5 億美元
- 知情人士:工銀亞洲和匯豐已就穩定幣牌照向香港金管局表達申請意向
内容來源:TECHU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