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股份(01211.HK) 於北京時間 10 月 30 日晚,港股盤後發佈了 2025 年第三季度業績。要點如下:
1. 收入略低於預期,主要由於賣車單價環比下滑:三季度比亞迪受限於反内卷對價格戰的限制,對二季度的折扣有一定的回收,所以市場認為比亞迪本季度賣車單價開始環比上行,但由於比亞迪銷量結構中售價更高的高端化(仰望,騰勢,方程豹)+ 出海車型佔比有所下滑,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賣車單價。
賣車收入由於賣車單價的環比下滑低於預期,而比亞迪電子收入本季度也呈現了環比下行的趨勢,最後整體收入 1950 億,略低於市場預期 1995 億,同比也下滑了 3%。
2. 賣車毛利率有所回升:但好在,賣車毛利率本季度終於從上季度的低谷期走出來了,環比上行了 1.9 個百分點至本季度 20.6%,海豚君認為主要由於比亞迪的資本開支節奏本季度有所放緩,固定資産也環比上季度有所下滑,整體攤折金額有所控制,以及供應鏈上可能也有一定的降本所致。
3. 單車淨利也終於走出低谷,主要由於三費投入的削減: 本季度實際的單車淨利 0.62 萬元,略低於預期市場預期的 0.65 萬元,但環比上季度最低谷的 0.49 萬元上行了 1600 元,主要仍然由於毛利率的環比上行和三費的大幅收縮。
比亞迪核心三費環比下滑了接近 20 億,巨額的研發費用投入終於看到有收窄的趨勢(環比下滑 12 億至 142 億),而管理費用同樣也在控制(環比下滑 6 億),最後本季度歸母淨利也環比回升 14.4 億至 78 億。
4. 核心利潤率也有所回暖:比亞迪的單車核心經營利潤終於也有所回升,從上季度的最低谷 0.25 萬元回升至本季度 0.57 萬元,基本與一季度持平,環比回升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賣車毛利率的環比上行,以及對三費的大幅縮減,核心經營利潤率也從上季度的 1.4% 環比上行至本季度 3.2%。

海豚君觀點:
整體來看,由於三季度比亞迪汽車銷量還是在環比下滑的,所以市場本身對比亞迪此次財報的預期也不高,而此次比亞迪財報雖然實際表現還是要略低於市場預期,但是從比亞迪自身而言,三季度賣車毛利率和單車淨利環比都有所回升,比亞迪確實已經了走出二季度的經營底部。
而比亞迪在大規模價格戰受到反内卷的限制下,三季度銷量和市佔率雙雙下滑,比亞迪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應對來自竟對的競爭:
① 對於插混車型:
比亞迪於 8 月升級了 DM5.0 技術,將百公裡饋電油耗從 2.9L 降至 2.6L,但同樣吉利在 2025 年 6 月也發佈了雷神電混 2.0 技術,百公裡油耗從 2.9L 降至 2.67L,而其他插混玩家也發佈了奇瑞 C-DM 6.0 技術,比亞迪的插混技術仍然無法拉開技術代差。
因此比亞迪在 9 月,又推出了多款升級車型(比亞迪唐 DMI,秦 PLUS,海豹 07,宋 Pro 等),主要對於插混車型升級了電池容量和續航裡程,做到加量不加價,如秦 Plus 純電續航 128km, 相比 2 月推出的 55km 純電續航續航翻倍,一方面是為了應對新能源購置稅減半徵收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守逐步被竟對啃食的插混基本盤。
而對於原先定位在高端越野的方程豹品牌,由於高端化突破仍然比較困難,也推出了針對 10-20 萬元的中低價車型鈦 3 和鈦 7,搶佔平價越野市場,目前這兩款車型的銷量和訂單量都還不錯。
② 對於純電車型:
雖然今年 3 月比亞迪推出了超級 E 平台,配備新一代超快充電池 + 高性能電機 +SIC 芯片(支持 1500 伏高壓並在 200°C 高溫下工作),可充電 5 分鐘實現 400 公裡續航,但目前該技術還只應用於漢 L 和唐 L 等 20 萬以上高端車型,且比亞迪超充樁的建設仍還在逐步建設中,仍然沒有守住純電的市場份額。
而後續比亞迪計劃通過降低 「超級 E 平台 「成本,使在低價純電車型上也搭載該技術(低於 15 萬元的車型),以及加快超充樁的建設,從而實現對純電基本盤的有效防守。
海豚君預計在四季度購置稅退坡帶來的搶購效應,以及比亞迪從 9 月末開始對插混車型的升級下,預計四季度銷量會繼續環比上行 29% 至 144 萬輛,達到 2025 年全年 470 萬輛銷量預期,而賣車毛利率和單車淨利也會由於規模效應的釋放,可能還會呈現繼續邊際上行趨勢。
從比亞迪的股價來看,自 2025 年 5 月高點已經回撤了有 30%,核心原因仍然是在於比亞迪在 2025 年 「智駕平權 「大新品周期打的不及預期情況下,也受限於政策的反内卷限制,無法採用大規模價格戰來形成對市佔率的有效防守,而據路透社報道比亞迪也下調了年初制定的 550 萬輛至 460 萬輛。
而在海豚君對 2025 年 470 萬輛的銷量預期下,對應的比亞迪 2025 年 P/E 倍數仍然有 25 倍,這個估值並不算便宜,尤其在海豚君預計的 2025 年淨利還要同比下滑 10% 的情況下。
而從比亞迪歷史的銷量軌迹來看,銷量的上行趨勢高度依賴每一代産品周期的打法(如插混 DM 技術形成的技術代差),但 2026 年比亞迪整體的車型周期打法尚不明朗,以及 2026 年還面臨購置稅退坡對於需求端的負面影響,在尚未看到有明顯的上行催化劑情況下,海豚君對於比亞迪的投資仍然持相對謹慎的態度。
PS:比亞迪是一家業務結構復雜的公司,涵蓋汽車、手機部件及組裝、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等業務,但海豚君去年 7 月份完成的比亞迪的深度文章《比亞迪:最會做電池的整車廠》、《比亞迪:暴漲過後,富貴穩中求》已經幫大家找出了核心,業務太多太雜但核心還是看汽車業務,需要了解這個公司的,可以先回溯一下我們以上兩篇分析。
以下是詳細分析:
一. 賣車毛利率有所回暖
每次業績放榜,市場仍然最為關心比亞迪的汽車業務毛利率情況。
三季度由於賣車銷量已經是明牌,比亞迪因為三季度迎合 「反内卷」 政策,對二季度大額促銷折扣的部分回收,以及實施降庫存戰略,三季度的賣車銷量反而相比二季度還要環比下滑 2.7 個百分點至 114.5 萬輛。
而從比亞迪本季度的毛利率來看,由於三季度比亞迪對賣車折扣有一定的收回,所以市場預計的賣車單價和賣車毛利率都是呈現環比上行的趨勢。
三季度實際賣車毛利率 20.6%,環比上季度低谷期 18.7% 上行環比上行了 1.9 個百分點,但仍然要低於市場 21.1% 的預期,而賣車單價本季度還是在環比下滑的,毛利率提升主要由於單車成本的下降。

從單車經濟角度具體來看,
1)單車價格:出海 + 高端化佔比下滑拖累了賣車單價
三季度單車價格繼續環比下滑 600 元至 13.67 萬元,雖然三季度比亞迪受制於反内卷政策,對二季度大規模的促銷折扣有所收回(可見《比亞迪:血洗新能源,「價格屠夫」 再次來襲!》)。
但本季度車型結構中單價更高的出海 + 高端化車型的佔比有所下滑,出海 + 高端化車型(騰勢 + 仰望 + 方程豹除低價鈦 3)佔比環比下滑了 1.1 個百分點至 26.9%,拖累了賣車單價。

2)單車成本:單車成本下滑,帶動了賣車毛利率回升
二季度單車成本 10.85 萬元,環比下滑了 0.3 萬元,帶動了本季度毛利率的環比回升。
而海豚君認為本季度單車成本下滑的原因主要有:
① 比亞迪的資本開支節奏本季度有所放緩,固定資産也環比上季度有所下滑,預計三季度整體攤折金額可能有所下滑;
② 對上遊供應鏈上可能也有一些成本的壓降;


3)單車毛利:單車毛利環比回升 0.2 萬元
本季度單車毛利 2.8 萬元,環比上季度回升 0.2 萬元,賣車毛利率也從上季度 18.7% 環比回升 1.9 個百分點至本季度 20.6%。

2. 單車淨利因為三費投入大幅收縮,環比也在上行
本季度歸母淨利環比回升 14.4 億至 78 億,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比亞迪的核心三費環比下滑了接近 20 億,比亞迪巨額的研發費用投入終於看到有收窄的趨勢,而管理費用同樣也在收縮。
本季度實際的單車淨利 0.62 萬元,略低於預期市場預期的 0.65 萬元,但環比上季度最低谷的 0.49 萬元上行了 1600 元,主要仍然由於毛利率的環比上行和三費的收縮。

具體來看:
1)研發費用:終於開始有所克制
二季度比亞迪研發費用 141.5 億,環比下滑了 12.2 億元,同樣也要低於市場預期的 153.4 億元,比亞迪巨額的研發費用終於有所克制。
在電動化上,比亞迪在 8 月宣佈其第五代 DM 技術再次進化,NEDC 百公裡虧電油耗大幅降低 10%,達到 2.6L。
而在智能化上,一直以來智能化都是比亞迪的明顯的短板,比亞迪也在研發費用上狂投,全力押注智能化下半場,為下一個大新品周期做準備。
比亞迪目前合作的智能駕駛硬件供應商包括英偉達、地平綫、德州儀器、華為等,而公司供應鏈方案與自研方案並重,但在戰略方向上以轉向自研為主(自研智駕芯片 + 算法),層層加碼押注智能化下半場,同時致力於提升技術自主性和成本控制力。
2)銷售費用:銷售費用 61 億,對於經銷商返利有所收回
三季度銷售費用 61 億,低於市場預期 67 億,環比上季度下滑了 1.3 億,由於比亞迪中低端車型基本都採取經銷的模式,而二季度比亞迪向經銷商仍有返利(單車 666 元),三季度該返利政策取消,帶動了本季度銷售費用的環比下滑。
3)管理費用:環比下滑 6 億元
本季度管理費用 48.8 億,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 54.5 億元,同樣也呈現縮窄趨勢。
而如果看比亞迪的單車核心利潤情況(核心經營利潤=總毛利 - 三費),比亞迪的單車核心經營利潤終於也有所回升,從上季度的最低谷 0.25 萬元回升至本季度 0.57 萬元,基本與一季度持平,環比回升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賣車毛利率的環比上行,以及對三費的大幅縮減,核心經營利潤率也從上季度的 1.4% 環比上行至本季度 3.2%。


3. 比亞迪市佔率仍還在下滑軌道
從按季追蹤的比亞迪市佔率表現來看,比亞迪整體賣車市佔率自 2024 年二季度達到高點 36% 之後就一路下滑,今年三季度市佔率已經環比下滑 3.6 個百分點至 27.4%。
具體來看:
1)插混技術代差被追平,價格戰受限下市佔率仍處於下滑軌道:
比亞迪的 DM 5.0 技術雖然在 8 月有所小升級,將百公裡饋電油耗從 2.9L 降至 2.6L,但同樣吉利在 2025 年 6 月也發佈了雷神電混 2.0 技術,百公裡油耗從 2.9L 降至 2.67L,而其他插混玩家也發佈了奇瑞 C-DM 6.0 技術,比亞迪插混技術的領先優勢基本已經被追平。
同樣比亞迪調價策略仍然受制於 「反内卷」 限制,無法掀起行業大規模的價格戰,尤其在智駕版車型不急預期的情況下,市佔率正在被同樣位於 10-20 萬元的大眾市場玩家零跑,吉利,長城,長安,奇瑞等逐步瓦解,仍處於下行軌道中。
但比亞迪於 9 月對插混車型陸續推出了更大電池更長續航的版本,加量不加價(如 9 月推出秦 Plus 128km 純電續航車型,相比 2 月推出的 55km 純電續航有所提升,一方面是為了應對新能源購置稅減半徵收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守逐步被竟對啃食的插混基本盤。
2)純電車型銷量和市佔率都在環比下滑:
純電車型方面,雖然今年 3 月比亞迪推出了超級 E 平台,配備新一代超快充電池 + 高性能電機 +SIC 芯片(支持 1500 伏高壓並在 200°C 高溫下工作),可充電 5 分鐘實現 400 公裡續航,但目前該技術還只應用於漢 L 和唐 L 等 20 萬以上高端車型,且比亞迪超充樁的建設仍還在逐步建設中,仍然沒有守住純電的市場份額。
三季度比亞迪純電車型銷量環比下滑了 4% 至 58 萬輛,同樣純電市佔率也下滑了 3.6 個百分點至 22.7%。
但比亞迪計劃降低 「超級 E 平台 「成本,目前已在合肥建立 SIC 工廠,能夠降低 SIC 成本 30%-50% 並支持 100 萬台汽車,使在低價純電車型上也搭載該技術(低於 15 萬元的車型),從而實現對純電基本盤的有效防守。

4. 比亞迪去庫存基本完成,庫存水位已恢復到合理水平
從比亞迪本季度自身的庫存水位來看,二季度開始就已經在去庫存,存貨周轉天數從一季度庫存高點 90 天下滑到三季度 79 天,處於合理水平。

同時從比亞迪經銷商庫存的變化來看,比亞迪自自 6 月開始就在減産去庫存,6 月比亞迪通過實施 「熔斷」 機制,精簡 SKU,加快返利等措施,目前比亞迪經銷商庫存深度也已經恢復到合理水位。

5. 出海三季度環比有所下滑,但預計整體向上趨勢不改
比亞迪一直被市場期待的兩個方向:高端化和出海,高端化突破仍然較難,需要智能化 + 品牌力 + 營銷端的三重發力,雖然比亞迪在高端化上發力已久,但目前效果仍然較為一般,比亞迪在原先定位高端化的品牌方程豹上也在開始推出 10-20 萬元的平價版車型,如鈦 3 和鈦 7。
而今年比亞迪的出海趨勢仍然表現不錯,雖然三季度環比略有下滑,但整體出海向上趨勢不改,也是比亞迪發力的重點方向,尤其在中國新能源車接近紅海的競爭環境下,而海外車型預計單車淨利能達到 1.4-1.6 萬元,遠高於國内約 0.4-0.6 萬元,能提供更高的毛利和淨利安全墊。
2025 年前三季度比亞迪出海銷量 68.6 萬輛,同比提升 130%,預計 2025 年出海銷量能完成年初制定的 90-100 萬海外銷量目標。

比亞迪本季度資本開支雖有下滑,但相比於 2024 年 200 多億的資本開支投入還是有明顯上行,而比亞迪在建工廠本季度也環比上行 132 億至 488 億,結合比亞迪在國内已經減産和之前的增發行為,預計仍然還在為投入海外産能,尤其在 2026 年購置稅退坡後,國内需求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而海外對比亞迪 2026 年銷量和利潤的貢獻則更為重要。

<此處結束>
海豚君歷史文章:
財報季
2025 年 8 月 30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 卷王遭圍剿,昔日 「尚方寶劍 「終成雙刃劍?》
2025 年 3 月 24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 砸錢、賺錢兩不誤,除了 「車王」 還有誰?》
2024 年 8 月 28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高端化難頂,王者變平庸?》
2024 年 4 月 29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 汽車業務毛利率 「大殺四方 」,成功穿越低谷?》
2024 年 3 月 27 日財報點評《「價格屠夫」 比亞迪:血戰亮殺器,黎明已不遠》
2024 年 3 月 29 日電話會《24 年銷量目標在 23 年基礎上增長 20%》
2023 年 10 月 30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向 「錢」 狂飙,就夠了?》
2023 年 8 月 28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暴利」 後的尷尬,還剩下什麼王炸?》
2023 年 8 月 29 日電話會《價格戰下公司盈利不成問題,三四季度利潤會更好(比亞迪紀要)》
2023 年 4 月 28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電車價格戰,賺錢才是真本事》
2023 年 3 月 29 日電話會《比亞迪紀要:高端撐利潤、中低端攤費用,國際化再造比亞迪》
2023 年 3 月 29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暴利」 反擊巴菲特抛壓》
2022 年 10 月 29 日財報點評《被巴菲特抛棄?比亞迪霸氣交卷 》
2022 年 8 月 31 日電話會《比亞迪:用採購壓價消化補貼退坡,明年年産要到 400 萬輛(電話會紀要》
2022 年 8 月 30 日財報點評《撕標簽時刻:比亞迪要迎來 「賺錢機器」 的華麗轉身?》
2022 年 4 月 28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銷量保底,平穩通過開年摸底考》
2022 年 3 月 30 日電話會《黑科技助力産品升級,比亞迪 2022 年銷量依舊強勁(會議紀要)》
2022 年 3 月 30 日財報點評《 「撕裂」 的比亞迪: 賣車容易賺錢難》
2021 年 10 月 28 日財報點評《銷量之外一概虛,比亞迪差點火候》
2021 年 8 月 28 日財報點評《比亞迪:業績沒有兌現想象,投資邏輯打折了》
熱點
2025 年 10 月 14 日《汽車減稅門檻重新出牌,比亞迪又被暴擊了?》
2025 年 6 月 4 日《比亞迪:到底會不會成下一個恒大?》
2025 年 6 月 12 日《比亞迪吉利長城蔚來們!60 天賬期到底是誰的生死劫?》
2022 年 7 月 12 日《巴菲特抛售比亞迪?破案了》
深度
2025 年 2 月 26 日《「智駕平權」 真能再造一個比亞迪嗎?》
2025 年 2 月 19 日《暴漲 30%! 比亞迪 「智駕平權」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2024 年 9 月 4 日《比亞迪:別被它的 「假面具」 騙到了!》
2024 年 7 月 11 日《比亞迪:終局之戰!》
2024 年 7 月 4 日《價格屠夫還能大賺,比亞迪憑什麼血戰群雄?》
2021 年 8 月 10 日《比亞迪股份(下):暴漲過後,富貴穩中求?》
2021 年 7 月 23 日《比亞迪股份:最會做電池的整車廠 | 海豚投研》
本文的風險披露與聲明:海豚投研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
内容來源:長橋海豚投研




